“盘车”指的是用牛等拉的运送粮食货物的长途货车。
估计是因为它们在山路上盘旋行进,所以被称作“盘车”。
《盘车图》兴起于唐朝,到了宋朝,商业日渐发达,运送货物的人多了,也就使得《盘车图》这一绘画主题也随之兴盛起来。
(盘车除了运用货物,也有载人的。)
北宋末南宋初的画家朱锐有几幅《盘车图》传世。
今以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盘车图》为例。
该画传为朱锐所作。绢本浅设色,纵104.2cm,横51.4cm。
盘车图
画作描绘了山石峭壁间,一条山路曲折盘旋,行旅之人在期间艰难行进的场面。
画中的山石用了斧劈皴等来表现结构,显得刚硬冷峻。
山坡、屋顶落满了积雪,更加突出了天气的寒冷。
如此恶劣的环境,看看这些商旅们是如何行进的。
先看近景。
画作局部
画家用大的波浪线表示水流的湍急。
一架三头牛拉的货车即将过河登岸。
在领头的牛的后面,一个人挽着裤脚走在水中,一边控制着行进的方向。
天寒地冻的冬季,人直接淌水过河得有多冷!
看这个人的身体姿势,注意力都在牛的方向上。
再看牛车,车上露出一个驾车人。
有意思的是,巨大的车轮边还站着一个人。大概是水流太急,用人来稳住车轮,免得偏离了方向。
画作局部
牛车的后面,两个骑着骡子的人也在过河。
看样子,走在前面的人比较有经验,正在照看后面的人。
也许两个人是主仆关系。
过了河,再看山路上:
画作局部
还是一辆三头牛的货车,一人跟在车尾,一人走在车轮旁。
画家将牛车的结构描绘得非常清晰。
再往前。
画作局部
一辆盘车随着山路转了个方向,车后面还跟着一只小狗。
在《盘车图》中,经常在盘车旁边出现小狗的形象。我想,它大概意味着这车不是在运输货物,而是举家搬迁。
毕竟在北宋灭亡以后,大量民众南迁,带着自己的狗也是很正常的。
也有人说,这只狗是店家的狗,我觉得不是。
前方山脚下,一座旅店出现在眼前,给画面增添了温暖气息。
画作局部
旅店外,一侧的三人在车边忙碌,另一侧的一个人正在往食槽里倒草料,给骆驼喂食。
旅店内,有人吃完了饭,趴在桌子上打盹,有人坐在桌边等待,老板娘则端着饭菜给客人送去。
屋顶上,绳子系着东西搭在上面,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防止茅草被风吹走。
再看树木,有的是形状不同的夹叶和点叶,有的叶子落尽,只有枝桠,组合丰富。
整体来说,这幅画还是很写实的,表达了画家对这些人的生活的关切。
再说说朱锐。
朱锐是河北人,在北宋末期任画院待诏。
北宋灭亡后,他逃到绍兴,重新回到画院担任待诏。
朱锐善画山水、人物,他的“盘车图”非常出色。文徵明曾题诗夸赞:
宣和待诏朱迪功,
一时画雪推精工。
笔踪远法王摩诘,
更说磐车妙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