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AI赋能底栖动物智能识别,破局生态监测瓶颈 | 科技前线
2025-07-09 07:41  浏览:140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展会之家”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展会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底栖动物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样性水平能反映水环境的健康状况,是水生态监测的重要指标。

然而,基于形态学的传统鉴定方法存在诸多局限。例如,底栖动物形态复杂,鉴定时需要逐一检视目标的细微特征。这导致底栖动物鉴定难度大,时间长,难以满足生态监测的高时效性需求。因此,亟待开发快速、准确的鉴定技术和产品。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运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成功研发出底栖动物智能识别系统,实现了底栖动物全程自动化识别检测。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武汉湖泊中蕴藏着丰富的底栖动物种类

01

人工智能

助力底栖动物识别

团队以两类前沿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算法为框架,搭建了底栖动物识别核心模型。其中,YOLO系列目标检测算法能够迅速发现并定位检测目标,Vision-Transformer算法则通过模拟人类注意力机制,准确分辨不同种类之间的细微特征差异。

在此基础上,团队针对底栖动物类群进一步优化模型。以多尺度注意力模块为中心的架构,让模型能同时观察目标的局部细节和整体轮廓,提升对关键识别特征的捕捉精度。此外,重叠识别算法的运用大幅改善了模型对遮挡重叠个体、小个体高密度等复杂场景下底栖动物样品的检测效果。

02

实现全程自动化检测

基于底栖动物智能识别算法,团队与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开展了自动化机械设计工作,研发出底栖动物智能识别系统。

依托数十万张底栖动物高清显微照片和强大的算力支持,该系统搭载的最新模型可识别底栖动物350余属种,常见种类识别准确率达90%以上。

团队同时为该系统配备了专业管理软件,支持以项目为单位开展底栖动物样品检测、数据交互与智慧分析工作。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底栖动物智能识别系统

操作员只需将样品放入固定容器中,由系统内置的显微拍摄模块对样品进行图像扫描和智能识别,直至生成数据报表和检测报告。全程高度自动化,无需人工干预。该系统或将为底栖动物生态监测技术带来新的变革。

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责任编辑:王颖


发布人:929e****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