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道不同,不相为谋
2024-10-19 09:16  浏览:1958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展会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展会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道不同,不相为谋,是《论语》中的一句话,道是道路,引申为人生之路,再引申为志向和三观,其意思就是人生志向不同,不要在一起谋划共事。

后来有人用这句话来赞美管宁,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可见管宁之风骨!”管宁,是三国时期著名的隐士,东汉末年他避乱辽东,专心讲解儒家经典,明德授人,教化民风,为人敬重,他所到之处人们纷纷聚集,形成村落;后来,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叡曾多次下昭拜管宁为官,均为其坚辞。

《世说新语》记载了《管宁割席》的故事。管宁与华歆最初为好友,两人曾除草园中,见一金子,管宁挥锄,视与土块无异,而华歆捡起又扔到一边。两人同席读书,室外有过轩冕者,宁读书不顾,而歆则放下书本跑出去看,于是管宁割席与之断交。

后人用“道不同,不相为谋,可见管宁风骨”来赞美管宁。

从华歆的所作所为之中,管宁究竟看到了什么,让他出手如此的干脆利落呢?

华歆捡拾金子,可以看出他对金子的贪欲之心,纵然他又把金子丢了出去,也可能是不好意思当着朋友的面把金子装进口袋;华歆离席去看乘轩冕而过门者,对权贵的渴慕之情,已表露无遗,这与管宁淡泊名利的三观截然不同。

华歆对富贵的贪欲,让管宁与其割席断交。

时间流转,来看看后来的华歆。

《三国演义》中,华歆被描写为狠毒之人,杀伏皇后,设计杀曹植,逼汉献帝退位等。

但这毕竟是小说,真实的华歆是什么样的呢?

华歆为官清廉。他担任豫章太守时,清静有为,颇受官吏百姓拥戴。后来他虽屡任高官,但一直坚守清廉,自己的俸禄和朝廷的赏赐,都被他赈济了亲戚和熟人,以致于他自己家中从无百金和担石之粮。曹丕曾特意下旨对其表彰:司徒,国之俊老,今大官重膳,而司徒蔬食,甚无谓也。特赐御衣,及为其妻子男女皆作衣服。

华歆还有悲天悯人的思想。当时,朝廷会将罚没为奴的青年女子赏赐给大臣,但华歆从不留下这些女子,而是将她们嫁人。

华歆还多次劝阻曹叡对蜀汉用兵,以减轻百姓饥寒战乱之苦、背井离乡之难。

另外,他不计前嫌,多次荐举和让贤与管宁。曹丕继位,华歆曾多次举荐管宁;曹叡时,华歆一度将太尉之职让与管宁。

时间长河流淌,沉淀出的华歆的人格与三观让人称道,反观管宁消极避世的态度,倒稍缺一点格局。当然,乱世不仕,他能于浑浊中存一清流,确也难能可贵。但做为一个有能力有见识的人,当国家有难,不是勇敢站出来,而是千方百计逃避,多少会让人意难平!

孔子对追求富贵也持肯定态度,他说“不义而富且贵,富贵于我如浮云”,他老人家并不反对富贵,反对的只是取得富贵的不义方法。

儒家有恕道之说,通俗点说,就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修身之道。从这个角度设身处地想一下,华歆追求富贵,可以看做是追求上进的表现,这与管宁对淡泊名利的追求,本质一样,只不过追求的目标不同,不能上升到道不同。年轻时的管宁,操之过急地采取割席断交之法,未免有失偏驳,有违恕道。

可见,任何事情,放一放,用时间去沉淀,也许会更妥当些!

发布人:1376****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