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树牢正确政绩观,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5-01-23 00:53  浏览:537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展会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展会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政绩观,是干部思想作风的“晴雨表”,更是推动发展的“方向盘”。树牢正确政绩观,不仅关乎干部个人的成长路径,更关乎党的执政根基和国家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决纠治“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和政绩观。这一要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锤炼“久久为功”的定力

    政绩观的首要考验是“功名心”的取舍。真正的政绩,不在于轰轰烈烈的表面工程,而在于对人民福祉的长期贡献。部分干部一味追求“短期见效”,热衷于打造可视化的“政绩亮点”,忽视了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潜绩”的重要性。这样的“浮华”工程不仅浪费资源,还容易埋下隐患。

    党员干部应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业上。无论是精准扶贫还是乡村振兴,许多重大改革都需要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只有树立“十年磨一剑”的耐心,才能为地方发展积蓄真正的内生动力,交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答卷。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答好“民心考卷”

    政绩的“试金石”在于群众满意度。片面追求“上级认可”、忽视“群众评价”,往往是政绩观偏差的重要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这一初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标准。

    树牢正确政绩观,需要深入基层、倾听民意,从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中找准工作发力点。比如,某地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时,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根据居民意见完善供水、供暖设施,提升社区文化服务功能,赢得了广泛好评。这说明,真正的政绩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细微之处,而不是搞面子工程、短期项目。

强化实干担当,拒绝“形象工程”

    政绩观的正确与否,最终体现在是否实干担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部分干部习惯于“台上说得好听,台下雷声大雨点小”,热衷于制造轰动效应,却忽视了落实的关键环节。

    实干不仅要求敢担当,更要求能落实。某地在推进河道治理中,没有满足于简单的“表面整改”,而是通过常态化巡查、全流程监控,将“治污”向“治本”推进,逐步恢复了河道的生态功能。这种踏踏实实解决问题的态度,才是树牢正确政绩观的具体体现。

引导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

    树牢正确政绩观,离不开良好的政治生态。党员干部既要有拒绝“拍脑袋决策”的勇气,也要有反对形式主义的毅力。通过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明确政绩导向,可以有效防止“急功近利”之风。

    新时代的中国,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以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引,把忠诚、实干、担当融入日常工作中,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唯有如此,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赢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能。

    正确的政绩观,不仅是一种责任担当,更是一种价值选择。以此为标尺,广大党员干部必将在新时代书写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政绩答卷。

发布人:d774****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