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儿童需要被看见
2024-01-29 03:37  浏览:1487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展会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展会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带着好奇和期待,我打开了《好课燎原》这本书。之所以选择阅读这本书,是因为我有幸感受过一次斯苗儿老师团队的现场改课,至今还记得当时现场抽签的紧张心情,也见证了一堂好课是怎样产生的。我想一堂课的神奇蜕变,一定有很多奥妙,想看能不能通过阅读激发自己的思考,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

       能上一堂好课,是我们教师的共同期待,可是我们该怎样定义一堂好课呢?好课是一堂毫无瑕疵的“舞台表演”吗?是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的课堂吗?我想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有真正的发展,那么能把学生装进心里,让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体验就是我们需要探求的。

       在课堂中,我们期待能关注到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生长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课堂经常会被几个学得特别好的学生所调动,有时难免会忽略到“角落”中的学生,这是一件特别遗憾的事情。“孩子多、进度紧”是我们给自己找的借口,静下心想一想,我们能不能上课对学生的关注再多一些,关注到学生到每个学生的情绪呢。

       书中以公开课做姓名签为例,为我们展示了如何为学生颁发进入教学“场域”的入场券。姓名签很常见,我们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周都会使用到,确保能快速熟悉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被看见。随着逐渐熟悉,姓名签也会被收起来,不再需要。这里说到的公开课姓名签,却不太一样。

       相信大家都有“借班上课”的经历,我们很难有很长的时间熟悉每个学生,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熟悉感、放松感,真正融入到课堂之中,是我们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姓名签被巧妙地制作成双色,不仅能让上课老师快速熟悉到每个学生,让课堂变得有温度,还能在回答问题之后进行翻转,让老师能及时关注到没有回答过的问题。这不就很好的解决了我们之前说到的,很难关注每个学生了吗?巧妙的设计让学生和老师拥有了共同的默契,也让课堂每个角落被照亮。比起学到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积极的情绪,拥有自信的学习态度。

       我们在教学中有太多这样的“机会”,可以将学生的学习体验变好,让数学课变得活跃有温度,难的是肯花这样的心思,让“妙招”更适合学生。有了这样的学习体验,我们何愁学生上课听课效率不高,上课没收获呢?

       读了这个案例之后,让我想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则小故事。那是三年级,原本学得特别好的孩子,现在却对数学学习特别抵触,觉得数学变难了,自己跟不上了。孩子妈妈特别着急,和我沟通了孩子的情况。小乐同学平时特别要强,也很爱面子,很怕自己学不好,也不敢找老师提问。从孩子的课堂表现和作业中,我也关注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一直在思考用什么方法怎么能让孩子重拾信心,保有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那是一天放学之后,孩子跑回来拿忘记带的水杯。看着我在批改作业,好奇地问:“这么晚,您还不下班呢?”就这样我们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开始了聊天,从聊天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她确实学起来有些吃力,但是碍于面子不敢和同学老师说。我还记得在后来,我跟她说每天都要坚持在数学课上回答一个问题,并且我不会主动叫她,需要自己举手才行。

       就这样带着我们的“秘密约定”,开始了她的自我挑战之旅。因为回答问题的时间和内容不确定,她就必须每天特别专注的听讲。并且还要敢于回答问题,敢于去分享交流自己的想法。日复一日的“锻炼”,不仅提升了她的专注力,更提升了她的课堂参与度,慢慢的整个人都变得自信开朗多了。

       小小的改变,就能取得很大的进步。选择适合孩子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工作中多去思考。就如书中所提到的观点,抛弃“我认为学生会怎么想”,以“学生会怎么想”作为起点,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反馈和发展。期待孩子们能在小学阶段留下的不仅仅是学会了多少数学知识,更要留下对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和在心里埋下的不断深入探究的种子。

发布人:d198****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