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太平洋,横跨近万里,在有着百年历史的斐洛里庄园里,习近平总书记同拜登总统举行会晤,探讨中美正确相处之道。
中美到底是伙伴,还是对手?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中美元首会晤中的回答掷地有声——“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我们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中美两国是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世界经济两大“火车头”的发展,注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美之间具有高度的互补性与契合度,存在广泛的合作空间。本次会晤在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重要领域加强合作,就共同关心的巴以冲突等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就政治外交、人文交流、全国治理等方面达成20多项共识,有助于为中美关系建立更加牢固的利益纽带。在这个新时代,中美两国需继续摸索一条正确的相处之道,相互成就、合作共赢。
首先,战略互信是相处之道的基础。中美元首会晤的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如何让中美关系这艘巨轮避开暗礁浅滩、穿越狂风巨浪,不偏航、不失速、不碰撞?首先要回答的是,中美到底是对手,还是伙伴。这是一个根本的也是管总的问题。”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的蓬勃发展。中美两国应该通过对话、交流和合作来增进彼此的了解、夯实发展的基石,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减少误解和浅见,努力寻求共同利益与共同目标。
其次,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是相处之道的关键。中美两国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依旧存在分歧,而台湾问题则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直指关键:“美方应该将不支持“态度”的表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停止武装台湾,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从巴厘岛到旧金山,拜登总统延续了“四不一无意”的承诺。只有双方互相成就、合作共赢,才能够“把合作的清单拉得更长,把合作的蛋糕做得更大”。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更是一个充满机遇、充满希望的时代。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多边关系。应跳出零和博弈的思想窠臼,正确处理中美关系,共同有效管控分歧,共同推进互利合作,共同承担大国责任,共同促进人文交流,努力开辟中美关系未来的美好新愿景,为处于动荡变革期的世界源源不断地注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