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一张伪造的借据,让他背上16万元债务……
2024-02-28 15:40  浏览:4014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展会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展会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一张自己从未见过的借据成为判决依据,让胡某需要承担16万元赔偿责任,也让他们一家去年春节没有过好。胡某申请监督后,浙江省永嘉县检察院检察官经调取原始案卷、检材样本,通过上级检察技术部门重新鉴定,让借据上的伪造签名无处遁形。最终,法院启动再审,维护了胡某的合法权益。“糊涂债清了,今年春节总算过得舒心了。”近日,胡某欣慰地说。

十多年前,胡某开办鞋厂,朋友吴某的儿子也在他的厂里工作。在偶尔需要资金周转时,胡某会向吴某借款。2013年8月28日,胡某向吴某借款3万元,并向对方出具一份借据。同年9月24日,胡某又向他人借款5万元,吴某作为共同借款人在借据上签名,后吴某替胡某偿还了这笔欠款。

几年过去了,胡某的生意并没有好转,但对吴某的欠款他还是心里有数的。

2016年2月16日,经吴某起诉,永嘉县法院作出一审民事判决:胡某需要偿还吴某借款本金12.7万元并按年利率6%赔偿吴某自2016年1月11日起至债务履行完毕之日止的利息损失;胡某的妻子叶某对上述款项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同年3月14日,该民事判决生效。

法院判决依据的是一份吴某提供的书面借款借据,上面载明:借款人为胡某,担保人为叶某,借款金额16万元(该借据上未载明还款期限及利率),并有胡某和叶某的签名和捺印。

庭审中,吴某主张借款借据所载款项中的12.7万元为胡某所应承担的债务,而另外3.3万元为胡某欠他儿子的工资。法院认为这张借据所反映的事实清楚,真实有效,予以认定。

被生意搅乱心思的胡某夫妇均未出庭,直至2022年7月初自己的房子被拍卖,看到债务分配表上这笔16万元借款时,才知道有这样一张“陌生”的借据。这张借据从何而来?胡某夫妻俩思来想去,认为不是自己写的。

2022年7月26日,胡某不服一审判决,称该判决认定事实的主要依据即那张借款借据是伪造的,请求撤销该民事判决书,但法院驳回了他的再审申请。2023年3月,胡某向永嘉县检察院申请监督,承认自己曾向吴某借钱,但并没有借据上写的那么多。

案涉判决在2016年3月生效,时间已过去7年,申请再审早已超过法律规定的期限。但是鉴于该案可能是虚假诉讼,存在需要监督的情形,永嘉县检察院依职权受理了此案。

为辨明借款借据的真伪,该院委托温州市检察院司法鉴定中心对该借据上“胡某”“叶某”的签名笔迹以及按捺的指印全部进行了鉴定,并到法院、银行、医院等单位调取了胡某、叶某在2014年至2018年期间签署过的笔迹样本原件共计30余份,还重新提取了两人的指纹信息。经检察技术人员重新鉴定,认定借款借据上两个签名的字迹并非胡某、叶某本人书写,借款借据上的指印也并非两人按捺。承办检察官据此重新对胡某、吴某进行了询问,确认该案的借款借据系伪造。

为增强监督的精准性和办案质效,永嘉县检察院邀请人民监督员、政协委员、律师就该案组织公开听证会,听证人员陆续发表意见,均表示同意检察机关向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

2023年7月,永嘉县检察院依法向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法院采纳检察建议,同意对该案启动再审。同年10月底,经永嘉县法院再审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胡某自愿支付吴某借款本金8万元及利息损失,吴某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

此后,胡某履行了协议,这起错综复杂的民间借贷纠纷案终于落幕。

【来源:检察日报·民生周刊 作者:范跃红 胡静 李雯雯】


发布人:6ed3****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 2024-02-28浏览:3615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