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民,校企及至黑,粤,京,津等地,很多人都知道张大成,知道他是一度市值逾千亿的校企一一哈工大集团的掌门人;深圳大学城和珠海大学城的首倡者并被珠海市人民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数百亿”明星工程“的创办者---人工智能领域等多项国防科技项目的战略投资者。但是,人们不知道的是:他是怎样不忘初心,白手起家创造了巨额财富?又是怎样坚持不忘初心,不谋私利谋发展,用行动诠释使命担当的!
28年前的1992年,张大成在没有国家投资、也没有学校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创建了哈工大校办附属企业工大集团,白手起家,负债经营。他一心为公,怀着实业兴邦、产业报国的理念,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工大集团发展为拥有上市公司“工大高新”、“航天科技”,参股“哈高科”,成为全国高校企业市值标杆,创造了一个峰值超千亿价值的国有企业,是黑龙江省的龙头企业。集团所属企业集计64家,拥有员工超3万名,并设置了8家区域性海外分公司,获得国家授予的进出口经营权。
企业发展了,有钱了,但张大成做为掌门人並没有化公为私。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工大集团积极引进前苏联及东欧国家的国防尖端科研项目11项,张大成主持了系列航天科技引进、吸收、攻关。包括单兵无人机系统、地效翼船、乌克兰经济型JIΦ3600A等项目,其中地效飞行器,已取得了具有战略突袭兼战术反制能力的“DE四代”试验成果,其XS地面卫星接收站及DG工业4.0技术亦为国防建设所亟需,填补了国家多项高科技空白。拥有60多名外籍专家在内的数百名高科技人才了队伍,对此,国家给予了充分肯定。
十八大以后,张大成主持下的工大集团,把工业制造2025做为长期战略布局的核心,其中包括人工智能、信息服务业及国防尖端武器研发。其信息产业如旗下全资子公司“汉柏科技”,在基于人工智能的人脸识别算法,研发全系列产品方面,已制定了可用于公安、交通、地产、教育行业的闸机、单屏、门禁,人证指纹合一验证(人脸对比速度达1000万次/秒,抓拍率达国际领先的99.9%)。已提出了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业务板块,向智能驾驶、人机交互、机器视觉和人脸识别深入,已提出一系列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並重拳出击人脸识别市场,其可见光和近红外的双融合算法实力填补了人工智能的国内空白,跻身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通报机制核心技术支撑单位。
与此同时,回报乡梓,造富一方,成了张大成另一个战略选向。在他的带领下工大集团有了一糸列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表现:
工大集团从创立之初,就心系教育,回馈社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先后投资约2000多万元,重建、改造了哈尔滨第六中学、桥南小学、复华小学、红岩小学、三十三中学等学校。
工大集团全心全意为地方政府排忧解难,斥资5.4亿元建设红博交通枢纽工程,一举改善了哈尔滨市交通的重大瓶颈,建成当时亚洲最大的地下商业街,安置下岗职工一万多人;斥资8亿元填平了“飞驰大坑”,建设了哈尔滨标志性建筑之一——华融大厦;斥资10.8亿元修建了黑龙江省门第一路——哈尔滨机场高速公路,改善了黑龙江省的对外形象。
哈尔滨二环路于1999年建设,由于市政府财政紧张,不能偿还银行贷款和施工单位工程款,2003年,工大集团以承债26.48亿元的方式收购了哈尔滨二环快速干道,期限25年。2013年,市政府回购二环快速干道项目,仅补偿工大集团实际投入的资金及利息10.8亿元,企业减少收入约50亿元。
为推进黑龙江省的国际化进程和哈尔滨市作为东北亚中心城市的地位,黑龙江省政府希望建设大型的会展场馆,推动对俄经贸的发展。工大集团承担了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任务。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作为中国最大的对俄经贸物流平台作用,推动中俄“国家年”活动和“中俄博览会”在哈尔滨的成功举办,对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做出了较大贡献。
为进一步打通对俄经贸物流通路,工大集团充分利用对俄资源,全面开发建设哈南国际开发开放总部基地项目。目前与俄罗斯85个行政主体中的66个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经贸合作关系,并在能源、易货、金融、物流、开发、旅游文化、科技教育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开展过多项合作。
在全面推动乳品产业方面,为拯救黑龙江乳业集团,工大集团投入10多亿元资金,激活了这个濒于僵化的老国企,使之一跃成为黑龙江的乳业龙头企业。成功创造了一套 “政府+银行+农户+企业”的运作模式,与农民共同养殖高产奶牛,使农民从中获得了较大收益,在黑龙江、吉林两省惠及农户超过5万户。
工大集团在国内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域搭建了良好的地域发展架构:在哈尔滨,建立了工大集团产业基地,并依北大仓的绿色资源,建立了生物食品工程,乳制品研发、生产基地;依托对俄经贸优势,建立集团的商服中心、和对俄经贸物流中心。在京、津地区,集团建立了北京总部,并依托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的优势,成立集团指挥中心。在长三角地区,集团建立了上海总部,并以其为核心建立了集团直通国际市场的金融中心。在珠三角地区,集团建立南方总部,在珠海,培植了以新经济资源开发港为轴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在深圳,建立了金融中心和物流经贸中心。同时,集团将产业链条延伸到这些地域,构筑了产业发展与地域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依存、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发展空间。
在张大成主持工大集团期间,对哈工大的贡献达30亿之多,对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的贡献达100亿,为黑龙江及哈尔滨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关注于高校的产,学,研,用,关注于母校哈工大发展
集团成立之初先后迁走校内870余家住户和企业,彻底改变了当时哈工大“马路大学”的面貌;美化了校园环境,修建了校园内学生食堂,改善了教职工和学生的就餐环境,为哈工大成为第一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成为首批“985工程”九所院校之一起到了关键作用。
为能在经济欠发达的哈尔滨留住一批青年拔尖人才,吸引一大批航天专家和科技人才,工大集团给留校和留学回国博士生等青年专家提供123套住宅;为学校教职工解决了625户的住房,改善了教职工的生活居住条件;按学校的要求,为学校提供5栋高层住宅,供学校给教职工分配。2002年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就工大集团上缴学校资产进行认定时,按低于成本价值认定近3亿元。这在集团成立之初,可以说是工大集团倾其所能回馈学校。
2010年哈工大90周年校庆时,为学校捐款600万元;为哈工大教育发展基金会捐款3000万元;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大集团还投资建设了科技市场,为科研人员提供科技成果的展示舞台。使集团企业成为哈工大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基地和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
2010年,在工大集团的积极运作下,与学校共同开发建设的哈工大理化楼项目全面启动。为支持学校的项目建设,工大集团全力做好拆迁安置工作,投入1亿多元资金用于项目拆迁和补偿安置,并与学校达成回迁安置意见。同时,又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对地下一、二层进行了装修,以保证商户回迁安置。
在改革中求发展向前看而不是向钱看,做为国企掌门人张大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他深情的说:“我这个人就想实业兴邦,产业报国,我就是工作,跟驴一样干活,就想在我有生之年把我国的科技短板补上,把高科技项目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