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后室。夜内
屋里传来哭泣声。钟瑜闻听走了进去。
演儿、进儿摇晃着呆呆坐着的母亲,嘴里嚷着要父亲,钟繇在一边默默地流泪。看到孤儿寡母他们娘儿几个,钟瑜鼻子一酸,背过脸抹去眼泪。
钟瑜:嫂嫂,人死如灯灭。还是多想想眼下孩子的事。
钟母:繇儿,给你叔父打坐。
钟瑜:大嫂节哀,保重身体要紧。
钟母:你大哥一走,演儿、进儿还小尚且勉强度日,可是繇儿,都到了拜师识字的年龄,眼下这光景可咋办呢。
钟瑜陷入了沉思。
7、(回忆)一年前,大路上。 日外
钟繇跟着叔父到京郊拜访友人。半路上,骄阳似火,叔侄正在树荫下歇脚,远处走来一位相面先生,手持长幡,道貌仙骨,峨冠长袍。这人一见钟繇,上下左右打量起来。
相面:这位公子打扮虽然简朴,但是面相不凡,将来必定高官得做,骏马得骑,荣华富贵,享受不尽。只是公子土命克水,多有溺水之灾,遇到河水时务必小心谨慎。
钟瑜莞尔一笑,礼节性地回了个礼。
钟瑜:多谢道长。
8、(接回忆) 河边。 日外
叔侄跨马疾驰,远远看见前面一条小河,窄窄的木桥横贯两岸。
钟繇:叔父,刚才相面先生的话你相信吗?
钟瑜: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你看,这不就有一条河。
钟瑜跳下马,扶了扶马镫。
钟瑜:繇儿,木桥太窄,我牵缰绳引路,你在马背上可坐稳了。
钟繇:嗯。
钟瑜手持缰绳,小心翼翼走在前面,白马拖着小主人,也放慢了脚步。突然,水面响起水鸟惊叫掠飞的声音,白马惊慌地扬起前蹄,钟繇瞬间从马背上侧滑到小河里。
钟瑜大吃一惊,丢掉缰绳,跳到水里拉起钟繇。幸好靠近河岸,不及腰深。来到岸上,钟繇刚才呛了几口河水,好一会才缓过劲来。
钟瑜:繇儿,为叔的不对,不该让你骑在马背上。
钟繇:相面先生果真料事如神。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后福,叔父,你就是我的救命恩人,为啥还自责呢!
钟瑜:哎呦喂,醋坛子似得酸死了!
钟繇麻利地脱下身上湿漉漉的衣裳。
钟繇:就是衣服湿了,贴在身上闹痒痒。
钟瑜深情地望了望钟繇,小钟繇的眼里,透出一份成熟,一份乖巧。看到钟繇的身子在微微发抖,钟瑜赶紧脱下衣服裹住钟繇,紧紧地搂在怀里。
9、钟府后室。 日内
钟瑜回过神来。
钟瑜:大嫂,去年繇儿溺水还记得吗,相面先生说,繇儿面相不凡,如若荒废,岂不可惜。
钟母:二弟,你学识渊博,见多识广,怎么也迷信起江湖弄术了。繇儿聪明伶俐,乖巧好学是事实,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钟瑜:是呀,我也在为拜哪一位老师发愁。
钟母:你就是远近闻名的大才子,又是他至亲!
钟瑜:叔侄关系,亦亲亦友的,不适为师。
钟母:以你之见,请谁为师?
钟繇:叔父,我再不贪玩了,你教我练字读书吧,我听你的话。长大了也像曾祖父(钟皓,东汉著名教育家)那样博学诗律,传道授业,兴办私塾。
钟瑜:古语说:欲取其中,必求其上;欲取其上,必求其上上。为叔虽然略懂笔墨,但是做你的老师,以你的天赋,我的能力远远不济!
钟繇:叔父,侄儿不太明白。
钟瑜:繇儿,说明白点,就是想给你找一位当今最好的老师。
钟母:二弟,你的朋友多,有中意的人选吗?
钟瑜:蔡邕、曹喜、刘德升都是当今书坛一等一的高人。尤其蔡邕,官拜中郎将,不但位高权重,而且精于篆隶。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亲自丹书《熹平石经》,名闻天下。京城洛阳路途遥远,不过咱们鄢陵的孔庙里,也有一块蔡邕亲自丹书的《尹宙碑》,有时间叔带繇儿去。
钟瑜看了看一旁沉默不语的钟母。
钟瑜:大嫂,拜谁为师,容我再考虑考虑。
钟繇在一旁喃喃自语。
钟繇:蔡邕、鄢陵、尹宙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