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胡启航 通讯员 石玉振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2025年春节前夕,哈某与张某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人民法院巴彦塔拉人民法庭握手言和 供图 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人民法院
“非常感谢法官耐心细致调解,我的牛终于回来了,现在能过个踏实的春节了!”
2025年春节前夕,哈某专程将锦旗送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人民法院巴彦塔拉人民法庭。一起“牛官司”在春节前画上圆满句号,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牛也赶在春节前“回家”了。
2024年12月底,哈某来到巴彦塔拉法庭求助,称自己的牛失踪多日,最近发现在邻居张某家里,而张某却坚称这是自家的牛,两人因此发生争执,这让原本和谐的邻里关系降到“冰点”。
面对这起棘手的纠纷,巴彦塔拉法庭法官敖特根先安抚双方当事人的情绪,再深入了解案情。
“这头牛是从我家牛群中走失的,我有这头牛小时候的照片,可以通过特征进行辨认。”哈某坚定地说。张某则辩解说:“这头牛是在我家附近的草丛找到的,喂养好久了,就是我家的,大不了通过DNA鉴定牛的归属。”
“鉴定费用对于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调解来做双方工作。”敖特根了解情况后,认为解决这起“牛官司”最好的办法就是调解。
于是,敖特根与法庭调解团队前往张某家中观察涉案牛的特征,同时与哈某提供的照片进行认真比对,发现涉案牛的特征确实与照片上的一致。随后,法庭干警融情于法,耐心疏导,经过多轮调解,张某终于被说服,同意归还哈某的牛。考虑到张某在饲养期间确实付出了草料等成本,哈某也主动提出支付1000元作为补偿。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
望着哈某牵着牛回家的背影,巴彦塔拉法庭干警也露出了笑容,和谐邻里情也得以延续,充满福气的春天也悄然而至……
本期封面及目录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中国审判》杂志2025年第3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61期
编辑/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