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历史的暗弄
2025-01-29 05:11  浏览:214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展会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展会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不知道是多少次去黎里了,每次都要去“柳亚子纪念馆”转转,因为这里是免费参观的。每次虽然都是随意转一圈就出来了,但每次又都有不同的关注点。

这次发现柳亚子的婚礼是在盛泽女方郑家举办的,据说是一场震惊四邻的新式婚礼。柳家也算书香门第、耕读世家,婚礼在女方家举行也说明柳家父母足够开明,这一点也足够称为:新式。

最早知道柳亚子是缘于初中语文课本,记得第一篇就是伟人的《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要求背诵,印象深刻。

在纪念馆里了解到伟人和柳亚子多有诗词相和,且相互倾慕才情,不吝赞誉之词。伟人有“卑视陆游、陈亮,读之令人感发兴起”,先生则更甚,有“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装浓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入地,把握今朝”。他们把古时诗词大家鄙视一番,只为赞誉对方,试问谁敢?

只是这词中如果“黄州太守”指的是苏轼的话,这里有个错误,苏轼被贬黄州只是个团练副使的小官,这里先生不严谨了。至于那“犹输”、“只解”算是见仁见智之说,也可看作是一种修辞方法,不必太过认真。

柳亚子是“南社”的发起者之一,且有较大贡献,这也是他受人尊敬的原因之一。“南社”是一个以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进步文化组织,成立于1909年,彼时离大清朝的最后消亡只有几年。它支持革命、变法求存,以笔为矛试图创造一个新世界,后来分化、解散,也应了伟人对这个阶级无法进行彻底革命的说法。

在明朝万历年间也有一个“南社”,是嘉善人杨熹成立的一个文社,是一些文人讨论时政、交流思想的组织。

由此又想到了万历年间的一位变法者张居正,他几经波折斗争终于在万历朝位极人臣,推行他的“考成法”、“一条鞭法”、攘外安内,使当时的明朝大有中兴之势。

他权倾朝野,享尽富贵荣宠,但他没能恪守人臣本分,恃宠而骄、表里不一。终于,在他死后不久即遭抄家夺封之祸,一是因为万历皇帝深恨其伪,二是他树敌太多,导致身后受辱、累及子孙。

最主要的还是皇帝发现了他的言行不一,不再对他庇护、恩宠,面对绝对权力的生杀予夺功劳不值一提。

所以说,你可以圆滑世故、欺世盗名、翻云覆雨…,但在绝对权力面前还是要表现地现实一点,要么不卑,要么极尽卑微。

在纪念馆里儿子突然问我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为什么不逃?康有为和梁启超逃了是不是就说明他们胆小、不好?

我说逃与不逃不是判断好坏的标准,也不是定论他们人格标准的唯一尺度。谭嗣同的不逃是他自己的选择,不是逃不掉,他主动成为那个为中国变法的首个流血者。他追求的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壮,是以死警醒世人的悲壮。

而康、梁师生二人作为变法的倡导者失败后则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一个周游列国以所谓的“衣带诏”东筹西措让自己过上了神仙日子,好不快活;一个看开之后得以全身而退著书立说、教书育人成为传统文化的授业者,晚节得保。

史上有多少变法者,秦有商鞅立法治国,最后落得五马分尸;王安石致力于变法,不拘小节饱受诟病,打压上面说到的“黄州太守”,晚年也成为皇权的弃子。

可见自古那些穷变之人,试图挑战人性或者泯灭人性的做法都难得善终。胜利者书写和解读历史,而作为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观察者又该如何理解这些?

可以试着放弃对有限的权力、对偶像的崇拜,回归无限的自我意志,放弃唯一标准、摆脱钳制,自由思考、谨慎行动。

老街上有一条暗弄长约百余米,宽度一米左右,名为“胡家弄”。既使是在白天弄堂里也是阴暗森然,只有一处镂空墙壁透出些许光亮,再就是远处弄堂尽头的方寸之光。

壮胆走入,起初十米尚可行,后来要打开手机电筒才敢落足。走到一处废弃的旧宅处,一只猫从二楼的破窗处探出头来,审视着冒昧的闯入者。尽头是两扇崭新的、落锁的大门,透过门缝看门外是一片空地,此处无可变通,只能原路返回,猫已不知所踪。

以前去黎里没走过古街以西,今天难得走过去发现了“周宫傅祠”,是清乾隆年间的工部尚书周元理的专祠,又是吴江崇德教育馆。本想进去参观一下,可刚进去就遇到一个工作人员告知需要购买门票进入参观。遂乖乖退出,发现门口有收费标准公示,却未见售票窗口。

虽说错失了一次受教育的机会,却也没有遗憾,因为我们不缺这个。

                                  2025年1月27日

发布人:9316****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