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饭的时候,公公对我说:“下午回村里,见了哪个谁谁你别理她。”(也许公公性格中含有金石)
三十下午回村里,婆婆要在老宅上个香。我和爱人也带着孩子转转看看,借家族之力。
一些邻里矛盾导致公公跟某人结下了梁子。以前我们两家关系挺好,我也经常去那家串门儿。公公怕我还像以前那么亲对方,就特地这么说。
我说:“现在都僵到这地步了?”
公公就把事情来龙去脉跟我讲了。
我说:“那真是太过分了,放心,我看见她不仅不理,我还得吐她两口。”
公公说:“她喊你了,你说到她脸上,就说你不认识她,她是谁呀!”
我说:“好。逮着机会看我不骂死她!”
公公这波操作真的有点小孩儿气。但自己的公婆自己得支持,先给他个即时性心理需要的满足。
婆婆跟我说:“有件事咱娘俩提前沟通一下,你听了别有啥意见。”(婆婆这十来年跟我一起看了很多家教的书,沟通真是越来越有水平。感觉婆婆性格里含有水,见贤思齐的能力特别强。)
我说:“你说吧。”
婆婆说去年过年,亲戚带着小孩儿来了,她都给过红包了,我又给。
婆婆说:“我感觉咱婆媳得到一致,我给了你就不要给了。”
我要是以前肯定得想想去年哪个人我又给了,一定要婆婆举出来个具体的例子。
其实事情的真相和细节不用知道,婆婆说的意思就是来人只给一次红包就行了。婆婆说的情况我是真没印象,也许自己真有给重过。像这种情况,大概率是爱人的姑舅老表的亲戚。其实不让我出红包,我还落个清闲。
所以我笑说:“好的妈,你考虑得真周全。你用的词还可新鲜,沟通,一致。”
婆婆笑说:“这都是跟你学的。”
婆媳来一波商业互捧。我说:“你这学得比我还好。”
婆婆说:“我跟楼下的老太太们聊天,我说到沟通,她们说这从哪来的词。我就说跟我儿媳妇学的。”
婆婆这波沟通前有铺垫,客观描述性语言,没有批评埋怨,真的做到了有效沟通。
婆媳二人在沟通上都进步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