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展会之家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小院”如何破解人才缺乏困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18 10:54:29   浏览次数:2  发布人:ad6f****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小院”破局三部曲(上)“小院”如何破解人才缺乏困局“人才强基、科技赋能、高质效办案”是推动基层检察院高质量发展的“三部曲”。对于基层检察院特别是50人以下的“小院”而言,“一人多岗”“一岗多责”是常态,如何激发“小院”活力,突破发展瓶颈,既是关系检察事业接续发展的战略命题,也是检验基层院建设成效的实践考题。从本期开始,《检察日报》推出“小院”破局三部曲,以带着泥土气息的实践探索,为更多“小院”提

    “小院”破局三部曲(上)

    “小院”如何破解人才缺乏困局

    “人才强基、科技赋能、高质效办案”是推动基层检察院高质量发展的“三部曲”。对于基层检察院特别是50人以下的“小院”而言,“一人多岗”“一岗多责”是常态,如何激发“小院”活力,突破发展瓶颈,既是关系检察事业接续发展的战略命题,也是检验基层院建设成效的实践考题。从本期开始,《检察日报》推出“小院”破局三部曲,以带着泥土气息的实践探索,为更多“小院”提供可复制的参考样本。

    逐个突破人才断档等发展瓶颈

    南通开发区:

    走出基层小院专业化建设新路径



    2024年1月15日,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开展新晋升人员谈心谈话。

    “很幸运,在建院30周年时加入检察院,我看到前辈们一路走来的艰辛、创造的辉煌,深受鼓舞,争取下次周年活动中有自己的身影。”近日,江苏省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下称“南通开发区检察院”)新入职人员徐季子参观院史展览后对未来充满期待。

    这个仅有28人的基层小院,近年来4次被授予省级先进基层检察院,2次被评为省级检察机关先进集体,办理的10起案件入选最高检、江苏省检察院发布的典型案例。曾经的人才断档、特色不足等发展瓶颈问题被逐个突破。

    融出战斗力

    院小、人少、案多,人手不足是第一难题,怎么解决?答案是整体融合提升队伍战斗力。

    不久前,南通开发区检察院普通犯罪检察部干警葛赛首办经济犯罪案件,这个机会源于2023年10月该院实行的刑事检察“大轮案”。该院设普通犯罪检察部和经济犯罪检察部两个刑事检察部门,为促进干警全面发展,刑检部门“大轮案”应运而生,通过部门融合、办案力量整合,干警得以在各类型案件“摔打”中成长为“全科检察官”。

    “这起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一系列的操作就是为了转移财产、逃避责任,应重点关注虚假诉讼和支持起诉线索。”每周五下午四点,该院三楼会议室总能传来案件讨论声。通过盘活既有案件资源,该院民事案件线索成案率大幅提升。

    不仅业务部门之间实现融合,业务部门和综合部门也在融合。刑检干警娄陈诚最近在办公室交流锻炼,对接各个部门,组织会议、起草文稿,他说:“办文办会的压力一点不亚于办案。”

    跨部门融合“打磨”离不开资深检察官的传帮带,该院已开展4批次师徒“青蓝”结对活动,先后培养出18名全省检察机关人才库成员。

    竞出精气神

    南通开发区检察院在2020年实现满编运行,但45岁以下干警仅15人,如何让全院干警保持饱满的精气神?

    “多办疑难案件、经常性辩论、注重总结提炼。”两届江苏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标兵曹旋概括自己的成长得益于常态化岗位练兵。常态化“竞”是该院保持队伍活力的重要抓手,“学练赛”一体化的锻炼方式,让干警的法律监督、出庭公诉、调查研究能力得以有效提升。

    雁阵齐飞头雁带。重大疑难复杂信访案件全部由院领导包案,“硬骨头”案件则由检察长办理。该院检察长办理的督促整治城市高架道路噪声污染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最高检发布的检察公益诉讼助力噪声污染防治典型案例,为干警办好案件打样。

    该院还充分发挥身边典型的引领作用,让先进典型与青年干警组成专业化办案团队,同研讨同办案同竞赛,让更多的干警比起来、学起来、干起来。近年来,该院先后有4名干警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检察业务标兵、能手。

    练出专业化

    2023年,南通开发区检察院分党组书记、检察长吴晓栋到任后,立足辖区行政案件集中管辖特点,确立“以专提效”工作思路。

    在省、市检察院支持下,该院优选干警组建专业化团队,通过省、市两级业务骨干传帮带,实现从兼职干、到单独干、再到团队干的转变,彻底解决“无人干”的难题;通过选派干警到法院行政庭跟班“学艺”、参与上级院行政检察工作专班等实战历练,结合“府检联动”机制挖掘办案“活素材”;依托华东政法大学行政检察研究南通基地,借智“外脑”破解办案难题,系统性突破“不会干”的困境。

    通过“专业培养”“多维激励”等机制,该院获评南通市行政检察工作先进检察院,多起案件入选江苏省检察院发布的典型案例及最高检发布的行政检察工作白皮书,走出了基层检察院专业化建设新路径。

    多元锤炼青年干警挑大梁

    沈阳高新区:

    变“人少”弱势为“技多”强项

    辽宁省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检察院(下称“沈阳高新区检察院”)是沈阳市检察院的派出机构,政法专项编制25人,实际20人,年轻干部占比50%。

    近年来,沈阳高新区检察院紧紧围绕知识产权综合履职开展工作,但人才断档、技能单一等结构性矛盾逐渐凸显。为让年轻干部在小院里快速成长为能担重任的复合型人才,该院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发展,在困境中稳步探索年轻干部成长路径,将“人少”的弱势转化为“技多”的强项。

    交流轮岗弥补人才短板

    为弥补人少的短板,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沈阳高新区检察院分党组选派业务尖兵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领域交流轮岗,办案干警能够主动考量不同业务条线的衔接要求。

    该院还结合专业背景、个人特长和部门需求,按照人岗相适原则,使干警在专长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如让具备计算机专业背景的干警,牵头创建该院的“沈阳知识产权保护一体化服务平台”;调整精通英语的涉外法治人才到知识产权刑事检察部门委以重任。如今,交流轮岗制度已成为该院推动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人员管理使用效能的有力抓手。

    为精进检察理论基础和实务技能,该院鼓励业务骨干主动受领理论课题,以学促干,提高业务本领。该院深化检校合作,与高校共建“知识产权风险防控理论与实践创新基地”“知识产权实践教学基地”实现资源共享。

    渐进式传帮带夯实职业根基

    “为提升办案人员专业能力,我院调配全院业务骨干组成知识产权办案团队,以老带新,不仅传授专业技能、办案经验,还将老一辈的检察精神和优良传统传递给年轻一代,在集体智慧中锤炼青年干警独挑大梁的业务能力。”沈阳高新区检察院分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仲艺杰说。

    在办理一起侵犯商业秘密案件时,该院选派一名从检30年的检察官带领青年干警办案,他们无数次辗转于被侵权公司、专家团队和公安机关之间,经过100多个日夜,终于让案件有了突破性进展。青年干警得到实战训练,吸取了宝贵的办案经验。

    目前,该院已经形成“资深检察官—青年检察官—检察官助理”的渐进式传帮带模式。特别是对新任检察官助理而言,通过案件调查等实操磨炼,打下良好的职业根基,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检察官做好准备。自2023年以来,该院已有3名检察官助理被遴选为员额检察官。

    以点带面激活队伍建设新效能

    沈阳高新区检察院分党组高度重视将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该院抓实青年干警研习会,结合各类主题教育和本职工作,开展交流研讨,推动青年干警用理论武装头脑;选派优秀青年干警参加最高检、最高法组织的知识产权相关业务培训,提升其业务技能……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的教育培训,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激活队伍建设新效能。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2024年9月,辽宁省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检察院青年干警为企业代表回答法律问题。

    同时,该院注重发挥党支部在服务企业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截至目前,该院党支部通过“沈阳知识产权保护一体化服务平台”,直接服务3500余家高科技企业。

    近年来,沈阳高新区检察院获得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等荣誉称号,办理的案件分别入选最高检发布的典型案例和全国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一个部门及一名干警分获2023年度辽宁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

    “通过构建多元化培训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强化综合素质培养、优化激励机制等措施,可以有效破解业务技能单一、人才培养断档等困境,为基层小院青年干警的培育选拔铺设道路。未来,将会有更多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共同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沈阳高新区检察院分党组书记、检察长韩晓虎说。

    山区小院这样破解“人少案多”

    贵州镇远:

    多措并举培育复合型人才

    在贵州省镇远县检察院,34人政法专项编制中,实有在编人员30人,这个“90后”占比达53%的年轻化队伍,正以“一岗多能”打破基层小院发展桎梏。面对“人少案多”的现实困境,该院创新构建“三维锻造体系”,近三年累计向上级输送13名复合型人才,斩获11项省级以上荣誉,走出独具特色的基层人才强检之路。

    “综合+业务”培育复合型人才

    “提高综合能力是培养复合型检察人才的关键一招。”镇远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吴丹将办公室、政治部打造成人才“淬火炉”。该院新进干警需要先历经两年综合岗锤炼,待办文办会、统筹协调、政策解读等硬核能力达标后,方能进入业务岗定向培养。

    青年检察官罗佳的成长轨迹极具代表性:2016年,刚参加工作的罗佳被安排在办公室工作,不仅学会了办文办会、服务保障等技能,还练就过硬的文字功底。随后转战民事行政检察部,协助办理了督促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古建筑文物行政公益诉讼案,该案入选最高检发布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罗佳现在担任刑事检察部主任。这种“文字功底+业务思维”的叠加优势,让罗佳在跨领域办案中游刃有余。

    办公室副主任刘铭庄从“笔杆子”转型行政检察能手的故事,也印证了该院“法律思维可跨界生长”的培养逻辑。刘铭庄曾在文字综合岗工作,锤炼出政策解读、材料统筹等核心能力后,主动申请参与检察委员会案件研讨,将公文写作中积累的法律思维转化为业务素养,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检察机关第一届行政检察业务竞赛中,获评“行政检察业务能手”。

    “战训一体化”锻造硬核战斗力



    2025年3月,贵州省镇远县检察院青年干警到少数民族乡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为营造更好的干事创业氛围,镇远县检察院通过定期开展青年干警夜读会、“检察讲堂”、“透过业务看政治讲忠诚”讲评等活动,在进一步提升干警综合能力的基础上,鼓励年轻干警在数字检察、大要案等急难险重工作中锤炼本领、增长才智。

    “参与办理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的案件时,就像经历了一场法律实务的‘沉浸式教学’。”现为镇远县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主任的杨光琼回忆办理涉黑恶案时感慨道,专案组创造的“战训一体化”模式对小院青年干警的成长颇具成效:白天分组审查证据链条,夜间集体研判法律适用,周末开展类案检索竞赛。这种高强度实战使他们在5个月内快速掌握涉黑恶案件办理的关键技能。杨光琼草拟的一份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被最高检重大犯罪检察厅编著的办案指引收录。

    面对数字检察方面的短板,该院组织青年干警团队集中攻坚,将办案痛点转化为创新亮点,成功研发“拘役罪犯刑罚执行监督模型”,上架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

    “渠道+平台”赋能人才成长

    为加大对年轻干警的培养力度,镇远县检察院积极创造条件,一方面与县法院建立定期互派轮岗交流制度,另一方面与结对帮扶先进地区检察机关建立跟岗学习机制,最大限度实现人员多岗位锻炼和跨区域培养。此外,该院与高校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和人才培养机制,为青年干警学历提升、检察实践创新发展注入活力。

    该院青年团队办理跨区域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案件时,积极运用“府检联动”与上下一体化办案模式,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该院精心打造的“镇远县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被命名为“贵州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检察日报 卢志坚 王维红 王玲 李美琪 王婷 林建安 龙安富)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ad6f****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