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圈子会有几位朋友,隔上一月半载,因某某发表小说,某某出了书,某某获了奖,会碰碰面,聚聚。
饭桌上话题无非是怎么获奖,书卖的如何,发了几篇小说。
这其实算是最好的交流了。如果是有几个编辑参与,那更有喜剧性。
自然,少不了碰杯,圈子由此旋转起来。诗人比作家多,但作家更有发言权。其实编辑更有话语权。不过,都不提关于文学的一个字。这便是交流。
尤其两地编辑的“文学交流”,属于两刊相互学习。你刊我地的作家,我刊你的诗人。一来二去,大家都一一露相。
更有甚者,请来大刊副主编,讲课,培训,修改作业。三天期训,选上几篇就上大刊了。文学青年就是这么扶持起来的。
一直不相信,那些大刊投稿邮箱大多是摆设。有人说,现在的编辑根本不看信箱。手头的那些排队稿,都排到明年后年了。其实,不看信箱,基本上是真的。
文学投稿,新人几乎难有机会。于是网络文学,才会这么兴起。“严肃文学”,板着一个面孔,维护着“形式主义”,是他们需要什么,才会采取什么。而不是有什么,他们择取什么。
做个文学自由人,不挤入圈子,不遇见熟人,不碰杯,不站队,不求发表,只为写作。表达是文学的自由,一个用心书写者,只为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