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公益诉讼检察积极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携手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生态“含金量”、发展“含绿量”双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绿色发展奇迹,山川江河面貌一新。
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把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司法保护。在服务美丽中国建设中,检察公益诉讼的独特作用愈发凸显。
协同解决跨区划流域
治理难题
8月20日,中国、巴西检察机关专门就流域治理举行视频研讨会。巴西高等法院首席大法官安东尼奥·本杰明已不是第一次与中国检察机关交流这一问题,早在2023年到访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时,他就提出希望在流域治理方面深入交流合作。在此次视频研讨会上,中巴双方就长江、万峰湖、圣弗朗西斯科河、多西河等流域治理实践经验进行深度交流。
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建立以来,最高检聚焦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中区域协同不力、部门联动不足、执法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先后直接立案办理了万峰湖流域、南四湖流域、珠江流域等生态环境受损公益诉讼案,有力推动解决了一批存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各方反映强烈的流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初步形成了破解流域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中国方案”。
各地检察机关也充分发挥一体化办案优势,解决跨区划流域治理难题。大渡河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地,流经青海、四川两省。因历史原因及沿河地区地理区位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不一,各地在流域生态环境的治理重点、执法标准和监管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小流域不同程度存在水体污染、侵占岸线、非法捕捞、违规取水、阻碍行洪等问题。
四川省检察院以事立案,充分发挥一体化办案机制作用,统筹推进大渡河流域检察机关办案工作,同时在长江生态保护中不断强化检察公益诉讼监督与民主监督协作,邀请民革、民盟、民建党派具有专业知识的“益心为公”志愿者参与现场勘验、调查走访等工作。目前,已先后勘验现场100余人次,借助民主党派专业力量提升办案质效,共同推动长江支流综合治理。
让“环境有价、损害担责”
落地落实
8月15日,最高检与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一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典型案例。各级检察机关积极主动加强与生态环境部门沟通,制定出台配套细则,成功办理了一大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案件,取得良好成效。据统计,2018年1月至今年7月,检察机关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行政公益诉讼48.49万件、民事公益诉讼7.99万件;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共计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约5.69万件,涉及赔偿金额约334亿元,推动受损生态环境得到修复。
“环境有价、损害担责”,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基本原则。实践中,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可能存在刑事追责覆盖面有限、行政处罚金额过轻不足以震慑违法行为的情形,检察机关精准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提出生态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请求,弥补了生态恢复治理方面的不足。
上海市检察机关在办理一起非法毁林占地刑事案件时,同步展开民事公益诉讼调查。专案组通过调取土地林地权属及流转书证、气象记录、水文资料、渣土运输处置合同、聊天记录、资金转账记录等,查明了公益林养护责任主体,各作为和不作为侵权人的法定义务、侵权行为和侵权份额,树木和土壤的受损情况等。经鉴定,涉案林木、土壤等生态损害修复费用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害价值费用共计2156万余元。上海市检察院第三分院向上海市第三中级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判令各责任主体承担生态损害修复费用、生态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等,法院判决支持检察机关的全部诉讼请求。
“通过精准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不仅追究了直接加害人的赔偿责任,还追究了负有公益林养护义务责任人怠于养护、疏于监管的不作为责任,同时溯源追究了渣土运输处置企业的责任。”办案检察官表示,此案办理真正体现了民事公益诉讼独特的制度价值。
“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的司法实践样本
贵州省金沙县被誉为“中国贡茶之乡”,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金沙贡茶”,茶产业也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全县有1684株古茶树,是珍贵的种质资源,兼备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这些有几百上千年树龄的古茶树,成为金沙千年茶历史的最好见证。
金沙县检察院检察官之所以注意到古茶树的问题,是收到来自“益心为公”志愿者反映的线索。经调查,检察官发现古茶树管护责任不明确,部分古茶树树干被蚁虫啃噬未得到及时救治,甚至有群众随意砍伐枝条,在周边使用明火,导致古茶树资源面临损毁风险。
金沙县检察院先后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方式,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职。目前,相关部门已将古茶树全部纳入资源库,对符合条件的130棵古茶树进行挂牌管理,实现“一树一码”动态管护,并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利用护林员力量加强日常巡查。
记者了解到,金沙县依托古茶树资源,投资完善基础设施,探索出茶旅结合发展路径。2024年以来,前来古茶树种群地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带动茶叶销售收入2000余万元。
为彻底解决因经济发展等因素带来的环境污染反弹问题,检察机关在办理公益诉讼案件中,积极建议或支持地方政府建立健全区域一体化发展、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等长效保护机制。例如,在万峰湖流域生态治理公益诉讼专案办结后,最高检牵头协调推动沿湖五县(市)政府就大水面生态养殖项目达成共识,沿湖地区携手走上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之路。
如何做好“两山”理念的传播者、践行者?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负责人表示,将聚焦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部署和生态保护重点工作,持续加大公益诉讼案件办案力度,坚持以“可诉性”提升办案精准性和规范性,着力解决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损害问题,更好地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检察机关正运用法治方式探索更多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为进一步提升生态产品含金量、塑造绿色发展新动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检察力量。
(来源:检察日报·要闻版 记者:闫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