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展会之家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巾帼石榴籽 戍边家国情丨54年前,25岁的她背着3岁的儿子来到了“生命禁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03 20:17:53   浏览次数:1  发布人:023d****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我奶奶身体不太好,走路要拄拐杖,毕竟快80岁的人了。但我和父亲每次出门巡边时,她总是叮嘱我们注意事项,目送我们很远才回家。”尼玛的孙子宝泉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3月的大漠戈壁,正是风沙最为肆虐的季节,尼玛的家就孤零零地坐落在荒凉的戈壁滩无人区。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布拉格苏木恩格日乌苏嘎查的边境线上,79岁的蒙古族老人尼玛经常拄着拐杖,凝望远方,仿佛一株扎根戈壁的胡杨,以柔韧之躯筑

    “我奶奶身体不太好,走路要拄拐杖,毕竟快80岁的人了。但我和父亲每次出门巡边时,她总是叮嘱我们注意事项,目送我们很远才回家。”尼玛的孙子宝泉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3月的大漠戈壁,正是风沙最为肆虐的季节,尼玛的家就孤零零地坐落在荒凉的戈壁滩无人区。

    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布拉格苏木恩格日乌苏嘎查的边境线上,79岁的蒙古族老人尼玛经常拄着拐杖,凝望远方,仿佛一株扎根戈壁的胡杨,以柔韧之躯筑起北疆的防线。

    自1971年至今,尼玛与儿子、孙子三代人接力巡边54载,累计跋涉18万公里,劝返临界人员千余人次,堵截牲畜万余只,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坚守,更是一曲女性力量与家国情怀交织的壮歌。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从“蒙古族姑娘”到“尼玛奶奶”

    1971年5月,25岁的尼玛胸前戴着大红花,背着3岁的儿子哈达布和,带着母亲和弟弟挤上一辆颠簸的卡车,驶向中蒙边境的“8号民兵点”。这里年均降水量仅113毫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生命禁区”。

    “奶奶经常和我讲,当年苏木选巡边员,要求就是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的年轻牧民,她主动报名被选上后,戴着大红花启程守边,非常自豪和高兴。”如今已是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塔木素布拉格边境派出所辅警的宝泉说。

    初到戈壁,迎接尼玛的是遮天蔽日的沙尘暴和刺骨的严寒。民兵点没有房屋,尼玛与另两户牧民搭起蒙古包,白天放牧巡边,夜晚持枪站岗。

    作为当时唯一的女性守边员,尼玛的坚韧令边防官兵震撼。她给每座山丘取名,与碎石对话,在收音机的陪伴下熬过孤独长夜……

    作为母亲,尼玛的抉择充满矛盾。儿子哈达布和到了上学年龄,最近的学校却在200公里外。她含泪将孩子送回牧区,但哈达布和仅读了两年书便辍学返乡:“我要陪额吉守边!”从此,母子俩白天放牧巡边,夜晚靠猜谜语驱散寂寞。尼玛的丈夫多次恳求全家离开,她却说:“家要看,国要守。我是党员,必须兑现承诺!”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戈壁的残酷考验着这位母亲的意志。一次沙尘暴中,母子被风沙冲散,3小时后她才找到蜷缩在沙丘的儿子;狼群夜袭羊圈,她持火把与野兽对峙;寒冬暴雪,她与骆驼相拥取暖,睫毛凝满冰霜。然而,她始终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宁死不做俘虏”。

    尼玛也温暖了边防官兵。阿右旗边境管理大队博源警务室民警包健伟说:“连队战士巡逻途经她家,总能喝到热腾腾的奶茶,吃到手把肉。她帮部队放养军驼,用珍贵的胡麻油为病驼开小灶。”

    战士们从喊她“姐姐”“阿姨”到“奶奶”,她说:“他们就像我的孩子,边疆需要他们,我也要守护他们。”

    三代接力在大漠戈壁守护边境安全

    2019年,73岁的尼玛因风湿病无法独立巡边,儿子哈达布和接过望远镜。他从小跟随母亲骑马巡线,练就了通过骆驼脚印辨别越境者的本领。如今,他加入边防民兵驼兵排,用手机App实时上报边境动态。儿媳敖登格日勒也扛起责任,夫妻俩在距边境线仅数百米处安家,每日边放牧边巡逻。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2023年,孙子宝泉面临人生抉择。本可留在城市的他,毅然报考内蒙古边检总站,成为塔木素布拉格边境派出所辅警。他说:“奶奶给山取名,我给每根电线杆编号。这条路,我们家走了几十年,每一寸土地都感到特别亲切。”

    如今,尼玛的家既是“居边戍边堡垒户”,也是“爱国教育基地”。她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北疆楷模”等称号。2024年,她因腿疾缺席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但依旧每天坚持爬上山丘眺望边境。

    宝泉告诉记者:“奶奶不善于表达,一个25岁的女孩来到这么一个荒漠孤岛,最后只剩下她一户人家,坚守了54年,我觉得她非常坚强。祖国的建设需要我们每个人出力,大家团结起来,国家才能越来越好、越来越富强。”

    尼玛的坚守超越了家庭范畴,她带动阿拉善右旗成立了“女子护边队”,20余名女性加入戍边行列。“尼玛奶奶让我们看到,女性不仅能守护小家,更能捍卫国门。”队员苏布德说。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永钦

    编辑/廖芸卿

    审签/明芳

    监制/乔虹

    致敬,转发!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023d****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