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展会之家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人物谈(063)|闻一多的婚姻回文锦在患难岁月中大放光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29 15:15:38   浏览次数:51  发布人:4b56****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闻一多 前言2024年11月21日至22日,浠水县举行纪念闻一多诞辰125周年活动。21日上午,“七子聚浠·商赢未来”经贸洽谈会举行。当天下午,“纪念闻一多诞辰125周年书画篆刻作品展”入展作品颁证仪式和“红烛颂”诗歌诵唱会举行。22日上午,闻一多诞辰125周年纪念仪式在湖北省浠水县闻一多纪念馆举行,民盟各级相关代表前来参加。闻一多,我们最熟悉的可能就是《最后一次讲演》。毛泽东




    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闻一多

    前言


    2024年11月21日至22日,浠水县举行纪念闻一多诞辰125周年活动。

    21日上午,“七子聚浠·商赢未来”经贸洽谈会举行。当天下午,“纪念闻一多诞辰125周年书画篆刻作品展”入展作品颁证仪式和“红烛颂”诗歌诵唱会举行。

    22日上午,闻一多诞辰125周年纪念仪式在湖北省浠水县闻一多纪念馆举行,民盟各级相关代表前来参加。

    闻一多,我们最熟悉的可能就是《最后一次讲演》。毛泽东是这样评价他的: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我们熟悉的还有《七子之歌》——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组诗作品。诗人在这一组诗作品里用拟人化的手法,把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岛、旅顺和大连等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比作祖国母亲被夺走的七个孩子,让他们来倾诉“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悲哀之情,“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从而让民众从漠然中警醒,振兴中华,收复失地。

    《七子之歌》流露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失地的深切思念。通过对“七子”的深情呼唤和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祖国领土完整的强烈渴望和对外侵者的强烈抗议。

    诗歌的内容看似简单,却富含深情,写出了孩子对母爱的渴望,对祖国母亲深沉的眷恋。

    诗歌的整体构架均齐匀称、富于建筑美,韵律可谓回旋起伏、一唱三叹、饶有深致。

    其中,《七子之歌·澳门》被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改编选作主题曲,由于该纪录片的影响力,这首歌又成为迎接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的主题曲。

    2019年6月,歌曲《七子之歌·澳门》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吴晗是这样评价他的:闻一多一生在追求美,不止是形式上的美,而且是精神上的美、真、善。

    此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闻一多的爱情和婚姻故事。


    一、闻一多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浠水县巴河镇。中国近代诗人、学者、民盟盟员、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

    “闻一多”这个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呢?原来他在投考清华学校时,因为想着简便,自己改名为“闻多”。五四运动后,闻多主张取消字、号,甚至取消姓。有一天他对同学说:“我要取消姓,改一个简单的名字,但不能光叫‘多’。”同学吴泽霖说:“最简单的就是‘一’字,你就叫‘一多’吧!”后来恢复姓,便成了“闻一多”,又名闻亦多。

    闻一多,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浠水下巴河闻家铺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闻家铺位于下巴河连接长江的一个小小的三角洲上。巴河虽然不甚宽阔,但每逢夏季多雨水涨的时候,水流滚滚直泻长江,倒也显得相当浩渺。位于这条季节性河流连接长江的这块三角洲上,江河长年润泽,所以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堪称鱼米之乡。

    由于祖辈的长期经营积蓄,闻一多出生时,闻氏家族在下巴河附近已经拥有相当多的田亩,在闻家铺建有一处具有中国古老传统格局的房宅。下巴河的闻家,在浠水一带是旧社会所谓的“望族世家”,颇有声名。




    闻氏望族世家

    闻氏家族传承着耕读传家的家风。闻一多5岁入家学。家学即家塾,旧时指聘请教师到家里来教授自己子弟的私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学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它强调家庭对于培养子女品德、知识和技能的作用。

    闻一多的祖父佐淕,极爱读书,搜罗群籍,自建了一个书斋:命名“绵葛轩”,并延请名师教读儿孙辈。

    闻一多在五兄弟中行四,堂兄弟排行十一。幼年的闻一多即同诸兄攻读于“绵葛轩”中。

    少年的闻一多,身着长袍,头戴瓜皮小帽,脑后拖着一条标志着臣属“大清帝国”皇帝的小辫,在家塾中读着祖父一手搜罗的中国古籍,接受爱国传统的封建文化教育。






    闻家对子孙的教导一向较为严格。闻一多的祖父在世时曾亲自订下三条家规:第一,不准抽大烟;第二,不准纳妾;第三,不准赌博。

    少年的闻一多,勤奋好学,从塾中回家,又从父亲夜读《汉书》,常常引用在塾中所学的历史故事和《汉书》做比较,很得父亲的赞赏。从此,父亲经常在晚上给他讲述《汉书》中的名人言行录。

    闻一多的父亲廷政,字固臣,亦作固城,是清朝末年的一名秀才。他参加过晚清的维新变法运动,是浠水一带接受新思潮较早的开明知识分子。他为人不仅刚正耿直,而且精明能干。他持家勤俭,深居简出,不苟言笑。全家人对他都十分敬畏。父亲身体力行的严谨作风,成为闻一多兄弟们效法的榜样。

    闻一多童年时代就少年老成,在父母兄弟面前,从不纵情放肆,更不高声喧闹。严格的家教,使闻一多逐渐成为一个拘谨的书生,同时也养成了淡泊宁静的性格。

    虽然他在这种严格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培养了勤奋好学的兴趣,打下了古典诗文的良好基础,但是,这样禁锢的封建家庭教育,从另一方面也孕育了少年闻一多的反抗意识,种下了憎恨封建礼教的种子。

    1905年,闻氏家塾中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对闻一多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就是他的启蒙塾师徐老先生因年迈辞去了教席,而新来了一位出身师范学堂、具有先进思想的老师——塾师王梅甫先生。

    王老师一就教职,便革旧布新,不但更新了教学内容,还改进了教学方法。他采用了当时的新编教材,开设了国文、历史、博物、修身等课。王梅甫先生使七岁的闻一多,对认识客观世界发生了一个转折。

          1910年,闻一多刚11岁,便结束了私塾的学习生活,在父亲的亲自护送下,来到了省会武昌,考取了两湖师范附属小学,同时在丹臣先生主持的“改良私塾”补习中文、英文、算学等课程。

    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闻一多的父亲较早接受了新时代潮流的影响,他顺应历史潮流,不把儿子们拴在家中守业,而是分别送他们外出学习新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新本领。

    闻一多到了两湖师范附属小学之后,便受到风行于当时的梁启超号称“新体文”的影响,开阔了他的视野。

    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使12岁的闻一多长了见识,尚且幼小的他对推翻了几千年帝制的民主革命感到兴奋。不久,他也仿效革命党人的做法,剪掉了辫子。

    辛亥革命的第二年,用庚子赔款办起来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在全国招生,学制8年,毕业后公派去美国留学。那一年湖北只有4个名额,考试科目为国文和英文。

    闻一多的英文考了零分。但当时的作文题是《多闻阙疑》,少年闻一多模仿了当时最时髦的梁启超的笔法写作,洋洋洒洒,气势不凡,深得主考的赞赏,把闻一多破格列为备取第一名。

    当年冬,闻一多补习了英文后,由他三哥送进京参加复试,获正取第一名,考入北京清华学校乙班。

    1914年6月,15岁的闻一多发表论文《名誉谈》。

    1919年2月,成为《清华学报》编辑。

    伟大的五四运动,激发了闻一多的巨大爱国热情,他不但积极投身于这场反帝反封的革命洪流之中,而且开始创作新诗,表达自己反对黑暗、追求光明自由的情怀。

    1920年,编成诗集《古瓦集》《真我集》。

    1923年3月16日,创作长诗《园内》。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

    1924年6月,毕业于科罗拉多大学。

    1925年1月上旬,参与发起“中华戏剧改进社”;7月,诗《七子之歌》发表;9月,被聘为北京美术专门学校筹备专员。

    1927年2月,担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

    1928年1月,诗集《死水》出版。

    1932年8月,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

    1937年抗战爆发,闻一多来到云南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1943年,组织十一学会。

    1945年3月,联名发表昆明文化界《关于挽救当前危局的主张》。

    在抗战8年中蓄须明志,表达抗日到底的决心。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特务控制昆明,迫害知名进步人士。1946年7月11日,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被特务暗杀。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的大会上,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当日下午在回家的路上被国民党特务杀害逝世,时年47岁。

    2009年,闻一多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二、父母包办,13岁定亲


    1912年,13岁的闻一多考取清华学校的消息传到家乡后,整个家族上上下下都非常高兴。一个乡下孩子能考取清华学校,确实是一种殊荣。

    这时,闻家来了一位姓高的姨表亲,他在向闻一多父亲表示祝贺的同时,提议让自己的女儿嫁给闻一多。而他的女儿,就是闻一多未来的妻子——高孝贞。

    高孝贞出身于官宦世家。她的父亲名叫高承烈,曾就读于京师法政学堂,先后在广东饶平、绥远(今内蒙)、安徽船务局和高等法院等处任职。高承烈阅历丰富、见多识广,其思想也远较当时的人开明。高孝贞小的时候,家人让她缠足,可她害怕疼痛,高承烈便也不再勉强。当高孝贞到了上学年龄时,见哥哥弟弟们都被送到私塾去读书,她也闹着要读书认字,高承烈便也把女儿送到私塾去接受教育。

    因此,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高孝贞,既有大家闺秀的共性,又与那些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千金小姐不同。她见过世面,眼界也比较开阔,不仅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种种优良品质,同时又带有某些新时代的烙印。因此,闻一多的父亲觉得,这位高孝贞与自己的儿子实在是非常般配。

    而且,闻一多称高孝贞母亲为十姨妈,称高孝贞舅舅为九舅。如果闻、高两家能结成儿女亲家,既是门当户对,又是亲上加亲,自然是件大好事,于是就为闻一多包办了这门亲事。


    三、由不情不愿地结婚到甜蜜的洞房花烛夜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1922年,23岁的闻一多从清华毕业,准备前往美国留学。父母让他在出国之前赶紧完婚,也算了却一件心事。

    但闻一多对父母包办的这场婚姻非常不满意。作为一名“五四”青年,一个激情满怀、热情浪漫的诗人,他心中向往的是自由恋爱,憧憬的是“最高、最真”的情感。所以,闻一多对这桩婚事提不起半点兴趣,甚至为此感到非常苦闷。

    但闻一多又是一个从小接受传统教育的大孝子。面对父母的殷切期盼,他实在无法拒绝他们的要求。最后,为了不让父母伤心,他妥协了,答应与高孝贞结婚。

    不过,闻一多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不祭祖;第二,不行跪拜礼,不叩头;第三,不闹新房。同时,他还希望能让高孝贞在婚后上学读书,接受教育。

    父母答应了闻一多的条件,对他说:“你不祭祖,我们祭;可以不行跪拜礼,改为鞠躬;结婚是热热闹闹的大喜事,洞房总要闹一下,但不要过火。”

    1922年1月8日(阴历腊月十一日),是闻一多和高孝贞的大喜之日。亲朋好友都登门祝贺,可闻一多还一个人在书房里读书呢!众人急忙将他拉出来,又是理发、洗澡,又是更衣。

    可刚收拾停当,一转眼他又没影了。这时候,花轿已经把新娘接回来了,很多人簇拥着新娘走进大堂,马上就要拜堂成亲。可人们又找不到新郎了,急得跟什么似的。结果又到书房找,果然又看见闻一多坐在桌前专心致志地读书。大家都又好气又好笑,说:“这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在这儿用功呢?”

    众人七手八脚、连推带拉,终于把闻一多拥到前厅举行了婚礼。经过一番折腾,闻一多和高孝贞的婚礼终于结束了。送走了闹洞房的人,屋子里只剩下新郎和新娘两个人。

    出乎大家的意料,闻一多和高孝贞这一对新婚夫妇并没有冷场,也没有尴尬,这对年轻人已经唤醒了童年的记忆,正在回忆童年时代的唯一一次见面的情形呢。

    高孝贞甚至还记得小小闻一多“当时穿的是棉袍马褂,头上还戴着一顶瓜皮帽。”

    两人有过共同的回忆,这喜悦,冲淡了闻一多心中的愁云。特别是当闻一多感觉到了高孝贞的温柔、纯朴、贤惠,而又不甘于现状、向往自由时,他对妻子有了好感。

    后来,闻一多在组诗《红豆》中,对那天的洞房花烛夜有过这样一段描述:

    当我告诉你们:/我曾在玉箫牙板,/一派悠扬的细乐里,/亲手掀起了伊的红盖帕;/我曾著着银烛,/一壁撷着伊的凤钗,/一壁在伊耳边问道:/“认得我吗?”/朋友们啊!/当你们听我讲这些故事时,/我又在你们的笑容里,/认出了你们私心的艳羡。

    诗人是有诗意的,也是有敏锐的感受能力的。在闻一多不再排斥新婚妇之后,他所享受到的便是新婚生活的安宁和幸福。

    新婚后的一段时间,闻一多很少出门,他大多数时间都是坐在书房里看书、写文章。也正是在这段时间,他完成了《蜜月著〈律诗底研究〉》一书的书稿。

    闻一多在读书、著书之余,也经常陪伴妻子。每当有了空闲,他就找出《唐诗三百首》,真诚,耐心地教妻子读唐诗,将妻子带进美妙绝伦的唐诗世界,也将妻子带进了恩爱、甜美二人世界。






    四、求学时期两地相思,青鸟传情


    蜜月结束后,闻一多踏上了返回清华的旅程,他坚持要父母送高孝贞进武昌女子职业学校学习。

    1922年7月,闻一多前往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留学。他经常给妻子写信,鼓励她树立信心,好好学习,努力成为一个有丰富知识的人。他曾举了美国著名女诗人海德夫人的例子,勉励妻子读书,他说:“女人并不是不能造大学问、大本事,我们美术学院的教员多半是女人。女人并不弱似男人,外国女人是这样,中国女人何尝不是这样呢?”高孝贞看了丈夫的信深受感动,学习也更加刻苦努力了。

    闻一多也经常表达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他曾写《红豆》寄给妻子:

          爱人啊!/将我作经线,/你作纬线,/命运织就了我们的婚姻之锦;/ 但是一帧回文锦哦!/ 横看是相思,/直看是相思,/顺看是相思,/倒看是相思,/斜看正看都是相思,/怎样看也看不出团圆二字。

          我们有一天/相见接吻时,/若是我没小心,/ 掉出一滴苦泪,/渍痛了你的粉颊,/你可不要惊讶/那里有多少年底/生了锈的热情的成分啊!

    诗人是浪漫的,情感是细腻的,只要心里有足够的真诚,就一定能深深地打动一个女人的心。


    五、战争年代鸿雁传书,无尽牵挂


    1925年,闻一多从美国学成回来,在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任教。

    次年1月,他把妻子和长女闻立瑛接到北平,一家三口生活得其乐融融。

    7月,因时局变化和人事纠纷等原因,闻一多离开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先后在武汉大学、国立山东大学、青岛大学任教。这期间,他和妻子聚少离多。

    直到1932年8月,闻一多回到清华大学任教,一家人这才过上相对安稳的日子。然而,五年后,这种安稳就被日寇侵华的隆隆炮声打破了。

    1937年6月,高孝贞携两个大儿子回湖北老家探亲,闻一多则带着两个女儿和小儿子留在北平。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发生,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把这一家人分隔在平、汉两地。

    高孝贞担心丈夫和儿女的安危,不断给闻一多发加急电报,催促丈夫赶紧带着孩子们离开北平,回武汉团聚。

    可是,当时从北平直达武汉的铁路已被切断,如果贸然走其他路线,也许更加凶险;可如果滞留不走,万一北平沦陷,将更有性命之忧。

    兵凶战危,闻一多心乱如麻。最后带着三个孩子从天津取道浦口,赶回湖北与妻儿团聚。






    后来,因为战事紧急,华北及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清华、北大和南开一同迁往湖南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闻一多接受清华校长梅贻琦的邀请,前往长沙任教。

    寒假时,闻一多返回湖北老家探亲。当他途经武昌时,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的老朋友顾毓琇,邀请他参加战时教育问题研究委员会。可是闻一多无意从政,便婉拒了。

    等回到浠水老家,闻一多无意间向妻子提及这件事。没想到高孝贞听了非常生气,她认为丈夫应该接受这项工作,这样一家人可以团聚。

    后来,她反复恳求闻一多留下来,不要再去长沙任教,但闻一多死活就是不答应。高孝贞觉得丈夫完全不顾及自己的感受,所以她很生气,就连闻一多启程回长沙那天夜里,她也不去与丈夫告别。

    闻一多也实在是好丈夫,他回到长沙后给妻子写信,请妻子原谅他。但高孝贞还在生气,她不回信,也不许孩子给父亲写信。

    到了1938年初,闻一多又给妻子写信,他说:“这里清华北大南开三个学校的教职员,不下数百人,谁不抛开妻子跟着学校跑?你或者怪了我没有留汉口的事,但是我一生不愿做官,也实在不是做官的人,你不应该勉强一个人做他不愿做也不能做的事。我不知道这封信写给你有用没有。如果你真是不能回心转意,我又有什么办法?儿女们又小,他们不懂,我有苦向谁说去?”

    最后,闻一多又写道:“我要跟随学校迁到昆明去,如果你马上发信到昆明,那样我一到昆明,就可以看到你的信。不然,你就当我已经死了,以后也永远不必写信来。”

    当高孝贞看到丈夫写的“你就当我已经死了,以后也永远不必写信来”时,心中的怨气全消了,心里都是夫妻曾有过的相濡以沫。她赶紧写信,直接寄昆明去。

    闻一多和几位教授,带着240多名学生徒步60多天,走了3000多里路,才终于从长沙到达昆明。然后就看到了妻子的信,他非常高兴,马上给妻子写信报平安:“我的身体实在不坏,经过了这次锻炼以后,自然更好了。现在是满面红光,能吃能睡,走起路来,健步如飞。”

    长沙临时大学迁到云南昆明后,改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在西南联大创建之初,校舍十分紧张,文法学院只能暂时设置在云南省东南部的蒙自县,所以闻一多又随着学院从昆明来到蒙自。

    他到了蒙自之后,又连续接到妻子的4封信。欣喜之下,他立即给妻子回信说:

    到此,果有你们的信四封之多,三千余里之辛苦,得此犒赏,于愿足矣!你说以后每星期写一信来,更使我喜出望外。希望你不失信,如果你每星期真有一封信来,我发誓也每星期回你一封。

    就这样,夫妻二人虽然远隔崇山峻岭、千山万水,但他们频频鸿雁传书,感情更加亲密。

    但上海、南京在日军的进攻下相继沦陷,矛头看着将指向武汉。闻一多的老家距武汉仅有200多里,闻一多非常焦虑妻儿老小的生命安全。

    幸好此时法国文学专家、闻一多的胞弟闻家驷,受西南联大所聘,正要前往昆明。于是,高孝贞便带着孩子们和闻家驷一路同行,前往昆明。

    得此消息,闻一多又惊又喜,赶紧给妻子写了一封信,字里行间深深渗透着一颗挚爱之心:

    ……这些时一想到你们,就心惊肉跳,现在总算离开了危险地带,我心里稍安一点。但一想到你们在路上受苦,我就心痛。想来想去,真对不住你,向来没有同你出过远门,这回又给我逃脱了,如何叫你不恨我?过去的事无法挽救,从今以后,我一定要专心侍奉你,做你的奴仆。只要你不气我,我什么事都愿替你做,好不好?

    经过漫长的跋涉,高孝贞终于带着3个孩子来到昆明,与丈夫团聚。从此,他们一家人再也没有分开。


    六、患难与共,夫妻情深


    闻一多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每月收入仅有当教授的那一点点微薄的月薪,但只够维持全家10天的开销。

    他经常对孩子们说:“前方将士为了抗战流血牺牲,咱在后方才吃点儿苦算什么?”

    1940年秋,闻一多全家搬到昆明远郊陈家营。村边有条清澈的小河,为节省木炭,全家到河边洗脸。他们能吃到的唯一荤腥,就是小河里的小鱼小虾。后来又有了田野的蚂蚱、田螺和青蛙。

    而那年冬天,家里的积蓄全花光了,闻一多不得不忍痛卖掉了家里唯一还值点钱的东西——他身上唯一的大衣。结果那年昆明的冬天格外寒冷,闻一多受了风寒,病倒了。后来,还是一位老朋友送了他一件灰布夹袍,闻一多才勉强度过了那个寒冷的冬天。

    高孝贞心疼得直掉眼泪,闻一多笑着安慰妻子:“将来会好起来的。”

    可是,后来,家里断粮,为了一家人的生存,就连被自己视为命根子的几部珍贵古籍,闻一多都不得不卖掉。

    当时教授们个个都是捉襟见肘,简直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到了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全国物价暴涨,闻一多一家的生活更加窘困,已经到了饥寒交迫,度日如年的程度。那时,别说吃菜,能有白米饭就不错了。

    吴晗的《闻一多先生传》描述了当时的情况:“两夫妇捉襟露肘,儿女啼饥号寒。生活的穷困到了极度,从象牙之塔一撵撵到了十字街头。”

    但是,天无绝人之路。就在那时,有一个朋友提醒他:“你懂艺术,又会刻图章,为什么不利用这门手艺呢?”果然是艺不压身!闻一多对古文字有深厚的研究,他不仅通晓甲骨文、金文,更擅长楷书、隶书,尤其写得一手好小篆。而且,他早年曾在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专攻美术,能从艺术角度构思印章布局,早年又曾学过篆刻——他高兴地对妻子说:“我还有一双手,别的劳动不会,刻图章的力气总还有呀!”

    从那时候开始,闻一多白天上课,晚上篆刻,他们一家人的生活才开始有了一点改善。

    但是,闻一多接单也并不是来者不拒。君子向来都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蒋介石亲信李宗黄听说闻一多治印有名,为附庸风雅,曾托人送来一笔丰厚报酬求一方印章,被闻一多板起脸来拒绝了。这就是崇高的气节。

    高孝贞也没有闲着。她亲自做衣服、做鞋子,还带领孩子们开荒种菜,有时挖野菜充饥。

    她知道丈夫很辛苦,为给丈夫补补身子,当孩子们从河里捉到小鱼时,她都是做好了端到闻一多面前,自己却一筷子也不动。每当闻一多看着碗里的鱼汤,用筷子夹起那特制的小菜时,总是百感交集,深情地望着妻子,哽咽无语。

    闻一多一家的日子,就在艰难中深情地度过。






    七、继承遗志,在悲愤中坚强前行


    1944年,闻一多加入中国民主同盟。第二年,抗日战争宣告胜利。北大、清华和南开准备复员北上。

    闻一多由于其才学和声望,被选为民盟昆明支部宣传部长,留在昆明工作。他在当时昆明的爱国民主运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发起了许多会议和活动,执笔和审定了许多重要文件。

    1945年10月,云南的时局发生变化。蒋介石发动云南政变,将原本支持民主运动的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赶下台,其嫡系部队控制了昆明。

    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国民党反动派开始大肆迫害要求民主的进步知名人士。李公朴就成了暗杀黑名单的第一号,而第二号就是闻一多。

    在昆明的地下党组织和朋友们纷纷劝闻一多离开昆明。美国加州大学也邀请他前往讲学,但他都拒绝了。他认为,在这个当口自己不能离开昆明,这里还有许多工作等着他做。

    深明大义的高孝贞对丈夫的选择也表示支持,她决定和丈夫留在昆明,并肩战斗。

    1946年7月,西南联大正式往北平复原,师生们陆续从昆明返回北平。联大也给教授们发了机票,请他们回到北平。闻一多让两个儿子先走,自己打算和妻子随后返回。

    7月11日,西南联大最后一批往北平复原的学生离开了昆明。特务们认为可以肆无忌惮地干了,于是就在当晚暗杀了李公朴。

    闻一多已经处在非常危险的境地,但他始终以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坚持斗争。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的大会上,闻一多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慷慨激昂,斩钉截铁,抨击敌人,博得了大家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

    会场上有许多特务、密探,对他恨之入骨。散会后,学生们纷纷拥到闻一多身边,用身体围护着他。在他们的护送下,闻一多安全地回到了位于西南联大教职员宿舍的家中。

    但接下来,闻一多坚持要去民主周刊社主持一个记者招待会,进一步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李公朴先生的真相。

    结果回来时,在离家只有十几步的地方,从路边窜出几名特务,端起美式冲锋枪向他们扫射。闻一多头部中了3枪,胸部、左腕也中了好几枪,立即倒地。儿子闻立鹤立即扑过去伏在父亲身上,也中枪倒地。






    高孝贞看着惨死在特务枪口下的丈夫,失声痛哭。但她在悲愤中变得更加坚强,她继承丈夫的遗志,在1947年带着孩子们几经周折回到北平,继续开展革命工作,掩护和配合进步青年前往解放区。

    1948年,高孝贞改名高真,带着儿女,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国统区,投身到解放区。她的这一义举,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赞扬。后来,高真被选为华北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3年11月,高真病逝。1996年,根据高真本人生前遗愿,由子女将她的骨灰和闻一多合葬,墓碑改建为“闻一多•高真”墓。






    好的婚姻,必是互相扶持,彼此成就。用自己的忠诚和深爱给伴侣带去内心的温暖和骄傲。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4b56****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