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展会之家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的实施策略(2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1-31 21:56:54   浏览次数:21  发布人:ed22****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在有理数减法运算的教学设计片段中,首先复习已有的认知经验“减法和加法互为逆运算”,然后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有理数之间如何做减法运算呢”,学生通过类比得到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最后设计两组类型全面的练习,强化学生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运用”。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教师关注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注重了方法的类比和迁移,但是我们反思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感受是怎样的,教学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就可以看出

    在有理数减法运算的教学设计片段中,首先复习已有的认知经验“减法和加法互为逆运算”,然后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有理数之间如何做减法运算呢”,学生通过类比得到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最后设计两组类型全面的练习,强化学生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运用”。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教师关注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注重了方法的类比和迁移,但是我们反思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感受是怎样的,教学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就可以看出学生这一节课学完之后应该会“又对又快”地解决各种有理数减法运算的问题,但这只是这节课的知识目标,以知识为载体要达成的素养目标是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是“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索运算思路,设计运算程式”,本节课应该是着力突出“掌握运算法则”。布鲁姆将教育认知目标谈到掌握解释为:能理解学习材料的内涵和意义。这包括具体分类、区别、流程、误区等的认知和学习。可以借助三种形式来表明材料的领会。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述;三是推断,即估计将来的趋势(预期的后果)。可见要“掌握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法则”,就要突出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践、感悟、归纳的过程,积淀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提升运算能力。

    而前面的教学设计,一方面体现教师对基于以知识为载体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缺乏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在以素养为目标的教学设计中缺乏有效的策略。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ed22****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