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打开手机,一条消息让人心情不悦,以陕西方言创作歌曲的秦歌第一人艺名十三狼的音乐人吕小平不幸去世了,享年只有五十八岁。我还记得开荣威的时候在雁翔路路往南的一家农家乐看过他的演唱,只不过那个时候名气还不是很大的。说起他的官名吕小平知道的人不多,但要说起用地道陕西方言唱秦歌的十三狼,关中道上人大多知道,就是不知道说出两首耳熟能详的歌词,大家也都会说听过的。他是中国秦歌的第一人。他的音乐作品深受秦地文化的影响,反映了陕西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文化。他的作品如《从小卖蒸馍》、《陕西方言》、《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等歌曲广为人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吕小平说他的艺名“十三狼”中的“十三”,源于弘扬陕西建都的周、秦、汉、唐等十三朝古都的文明历史和悠久文化,“狼”则意指西北人的粗狂、豪放的个性,富有韧性、具有团队精神,一匹狼不可怕,成千上万匹就可怕了。故称自己的艺名为“十三狼”。 迄今为止,吕小平先后出版秦歌专辑九张,歌曲一百余首。他先后参加过中央电视台《倾国倾城》、《农民春晚》、《时尚国粹和美中华》、《乡约专访》、《戏曲采风》《中国文艺》,新疆电视台成立四十周年大型文艺晚会等。其中由他创作并演唱的《八大怪》早在2012年就选入全国小学音乐教学课本,秦歌也被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列为秦歌专业,他那张长得象土豆一样的兵马俑脸蛋,还是改不了老陕的脸面,所以总希望象勇敢、胆大、关键时刻“八百壮士”一样冲锋在前、为了民族危亡浑身是胆的“陕西冷娃”吕小平,干脆取名“十三狼”,目的是扛起振兴陕西秦腔这杆大旗,采取音乐的形式,把陕西秦文化推向全国,推向世界。他告诉记者,秦歌是在秦腔的基础上诞生的,没有秦腔就没有秦歌,秦腔很厚重,有上千年的历史,秦歌只有十年的历史。这些年,他的秦歌作品大量的运用了秦腔的音乐素材,如《大秦腔》《喉秦腔》《秦娃》《实话实说》《陕西方言》等,但秦歌既继承了传统,又现代化、时尚化,可能更容易被人接受,秦歌的听众既有老年人,又有中青幼,迎合了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流行歌、摇滚,追求时尚,也许是秦歌的灵活性强,发展可塑性,拓展性很强,创作相对容易。在他眼里,一定要创作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脱离了老百姓的创作就是形式化 。
十三狼没有获什么大奖,但是老百姓的认可就是对十三狼最大的奖励,对十三狼来说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十三狼的创作每一首作品都是以老百姓的生活为原型,换句话说,十三狼的创作是没有脱离群众、脱离老百姓,写得都和老百姓相关的是没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秦歌在三五分钟赞美弘扬人或事、旅游文化、风土人情,他短小、灵活、机动符合了现代人的快节奏,在几分钟完成人们所想要的,在传播上的确比秦腔有了一定的优势。有关领导在听了他演唱的秦歌后给予了充好分的肯定:“十三狼秦歌的演唱在于真,是对这块黄土地,对老陕乡亲,对千百年来未曾断裂的文化的真情。他用秦歌唱着对家乡文化的挚爱,唱着对父老乡亲的感激,唱出了秦人的的生活、精神和愿望,时代需要这样的艺术家。”
在我看这就是方言的魅力所在,存在即是合理的,能有这么多人喜欢他的秦歌作品,就说明他是被大家接受并扎根生存的,只可惜英年早逝了,不过现在他也已经发展了自己的秦歌创作研发团队,也有很多弟子在传承研究,所以还是后继有人的,很多东西只要有了牵头的引领,都就不会在沉没了。谁不说自己的家乡好,谁不爱生咱养咱的故乡,谁不会两句地道的方言,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根脉,都有属于自己归属地,这些东西是与生俱来的,任凭你生长过程中在接受新鲜事物,在改头换面,很多东西早早就与生俱来融进骨子里了,是难以改变磨灭的。在田按闷广场,在公杯口岸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我都能很清晰的听到亲切的家乡话,那一刻都会情不自禁的扭过头去多看对方一眼,一个笑脸一句乡党那一刻无需多言,就有了他乡遇故知的亲切。在北京火车站一走进T8车厢,就有人说车还没开就感觉已经回到了陕西,因为满车厢都是浓郁而亲切的方言,那一刻作为在地地道道的兵马俑,谁也是抵抗不了的,人和人瞬间就被一种语言拉近了距离。在京人眼里咱土得掉渣的方言是功不可没的。我一直说我很喜欢方言,第一是亲切,第二就是馋活,尤其是用我们地道的方言爆粗口骂人,那种境界是是任何言语都替代不了的。言简意赅直截了当直抵七寸让你无力招架无处还嘴,只骂你的岩口无言无地自容,更是印证了陕西人生冷硬倔的个性,让这方言体现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