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的收官节点。与会代表围绕全方位推进卫生健康法治建设,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交流实践经验,凝聚共识。
稳中有进
法治建设收获实效
过去一年,紧紧围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立法需要,卫生健康领域重点立法项目稳步推进,法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分别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和一审,生物安全法等9部法律法规修订工作顺利完成,各地制修订地方性法规64件,其中新制订50件。
部分地方立法特色鲜明。一是聚焦强弱项,提炼成熟医改经验并将其上升转化为固定的法律制度,如《宁波市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条例》《莆田市分级诊疗促进条例》,为医改成果的巩固与推广提供法律支撑;二是着眼消除隐患,在献血、院前急救等关乎生命安全的关键领域加快立法进程,如《江西省献血条例》《山东省院前急救条例》,进一步保障民众生命健康安全;三是通过补短板,回应社会公众对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关注,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出台精神卫生条例,山东省滨州市出台社会心理服务条例,补齐相关领域短板;四是注重推动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如《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发展促进条例》《海南自由贸易港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生物医学新技术促进规定》,为医学科技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法治宣传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程。2024年,卫生健康系统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医务人员法治意识得到提升。北京市先后打造“首都卫生健康法律讲堂”、“医案说法”法律沙龙、“医法解说”3个普法品牌节目,宣传效果显著。山东省开展“医路同心法践于行”法治宣传活动及医学生专场法治知识竞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把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实施新提拔干部“任前考法”。
2024年,卫生健康系统不断以标准化助推卫生健康工作创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687项立法立项建议,印发两批次共117项标准执行立项;围绕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老年健康、医疗设备更新等重点工作,发布80项卫生健康标准,并在全国开展强制性标准实施评估;发布281项卫生健康地方标准,覆盖健康教育、医疗安全、慢病管理、心理健康、老年健康、托育服务等领域。
聚焦民需
重点突破切实可感
群众需求是法治保障的方向标。2024年,各地围绕人民健康权益保障不断探索,健全机制、完善制度,突出重点、靶向发力。
江苏省从细微处回应群众需求。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金宏介绍,该省出台的《江苏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条例》,创新现制现售饮用水管理规定,实现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的闭环管理,以“小切口”立法保障消费者喝上“放心水”。针对近年来省内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该省从强化源头防控、规范诊治、协同治理等方面着手,制定《江苏省职业病防治条例》,有效破解江苏省职业健康发展难题,全面加强劳动者职业健康保护。
在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胡宇峰看来,行业依法治理是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关键。2024年,重庆市编撰医院法治建设应知应会知识读本、医院法治建设制度参考读本、涉病历医疗纠纷典型案件读本,让医院有建设“标准”指引、有制度“模板”参考、有普法“教材”辅导;开展民营医疗机构规范执业、违规乱收费等专项整治行动以及公立医院药械采购及医疗收费专项审计问责追责;印发《重庆市公立医疗机构药械采购及医疗收费负面清单(2024版)》《药品耗材设备阳光采购示范制度》等文件,加强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用耗材监管力度,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申请材料由48项减少至11项,办理时限由215个工作日减少至12个工作日,办理环节由20个减少至6个;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办理时限由20个工作日减至3分钟……”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卫生健康委主任章玉明介绍的一组数据,充分彰显了当地应时代之唤、行民之所盼的法治担当。2024年,银川市全面推行极简审批,发挥“一枚印章管审批”到“一枚印章管数据”的制度优势,建立“一网通办”综合服务平台,在西北五省(区)率先推行“数字化无人审批”,形成了“一厅一窗一网一表一章一诺一评一次办好”的政务服务新品牌。
向新向好
奋楫扬帆再启新程
站在新起点,卫生健康法治建设任重而道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为卫生健康法治工作指明方向。
会议提出,锚定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的目标,以维护人民健康权益为中心,构建大卫生、大健康法治工作格局,整体谋划卫生健康法治建设,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法律规范制度完善、依法行政、依法执业及医务人员法治素养提升等工作,以法治规范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健康影响评估立法,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做好地方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完善法律制度保障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推动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等的审议出台,积极参与医疗保障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制修订工作,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各地要继续聚焦强弱项、补短板、促提升,在院前急救、基层卫生、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开展小快灵和小切口立法。
会议要求,要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模式,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精准度,提升医务人员法治素养,营造具有行业特点的良好卫生健康法治环境;持续推动依法执业、依法行政,强化监管、优化服务,做好标准化工作,加强法治队伍建设,为全面建成健康中国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会议提出,2025年是启动法治重点城市建设的第3个年头,重庆市、浙江省宁波市、湖南省长沙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4个重点城市要努力在地方立法、普法、优化营商环境、标准化工作、法治医院建设、为民办实事等方面,因地制宜、创造经验,成为卫生健康法治建设样板,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国卫生健康法治建设迈向新高度。
文:健康报记者 刘嵌玥
编辑:杨真宇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叶龙杰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22XZAI64】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