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展会之家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中国经济网 | 我国防沙治沙成绩斐然 不断书写“绿色奇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6-17 15:29:55   浏览次数:15  发布人:3546****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2025年6月17日,我们迎来又一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的主题是“恢复土地,释放机遇”,不仅揭示了土地恢复与人类发展的紧密联系,也为全球敲响警钟:拯救退化土地,刻不容缓。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土地是万物生长的根基,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摇篮。然而,现实却令人担忧。《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发布的公报显示,全球范围内多达4

    2025年6月17日,我们迎来又一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的主题是“恢复土地,释放机遇”,不仅揭示了土地恢复与人类发展的紧密联系,也为全球敲响警钟:拯救退化土地,刻不容缓。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土地是万物生长的根基,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摇篮。然而,现实却令人担忧。《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发布的公报显示,全球范围内多达40%的土地发生退化,影响近一半人口,威胁气候稳定、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计。应对土地退化对于粮食安全、水资源保障和抵御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把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通过推进“三北”工程、“山水工程”、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等一系列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我国森林覆盖率超25%,森林蓄积量超200亿立方米,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荒漠化防治形势整体向好、改善加速。

    目前,我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在全球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易卜拉欣·蒂奥表示,土地退化正影响着全球近一半的人口,威胁粮食安全、人类生计和生物多样性。荒漠化跨越国界,唯有通过国际合作扩大治理方案覆盖面、共享实践成果并整合多方资源,才能有效应对这一跨国界挑战。中国的大规模生态系统修复工作表明,依靠政策的持续推进、科学技术的创新突破和大规模资金投入,可以有效遏制土地退化趋势,并提升生态系统韧性,这为其他致力于防治荒漠化的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防沙治沙实践中,我国总结出100多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荒漠化防治技术,一些技术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推广和应用,成为全球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和防沙治沙国际典范。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记者:杨秀峰 李冬阳

    提供环境新闻线索

    环境新闻线索征集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3546****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