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新源县法院那拉提法庭党建品牌——
擦亮草原上的“顶冰花”
“阿庭长,我和叶某准备继续合作,要不是您和马老书记劝我们,我们早就闹僵了。”
七月的新疆那拉提草原绿茵如画,正值观赏的黄金季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人民法院那拉提人民法庭庭长阿依特奴尔·波拉提别克正在对因代牧丢失牲畜产生纠纷的当事人乌某进行回访。
听到乌某提到马老书记,阿依特奴尔想起了和哈拉西克村原党支部书记、党员马国忠一起坐在“阿克萨哈勒”(哈萨克语“德高望重的老者”)调解室里的情景……
事情始于2023年。牧民叶某将牲畜交给乌某代牧,其间乌某丢失了一头牛。双方原本于2024年5月在坎苏镇司法所达成了调解协议,约定乌某赔偿一头牛或者6000元,但是乌某一直拒不履行,叶某遂将乌某诉至新源法院。
“我确实弄丢了他一头牛,但是这钱我不会赔。”2025年1月刚刚接手案件时,阿依特奴尔给乌某打了电话,乌某态度十分强硬。原来,叶某一直没有给乌某代牧费,乌某觉得赔偿牛的钱应该被代牧费抵扣,因此不愿意履行调解协议。
了解到纠纷涉及了两个法律关系后,阿依特奴尔考虑到案件标的额不大,判决可能会让双方产生严重对立,反目成仇,调解是更好的选择。
但阿依特奴尔第一次组织的调解,以失败告终。双方都认为应该是对方先支付费用,拒不让步。调解陷入了僵局。
如何打破这个“死循环”?阿依特奴尔想到了那拉提法庭正在打造的一个党建品牌。
2025年初,新源法院决定创建一个党建品牌,邀请退休老党员、当地人大代表、农牧民代表、教师等不同的党员群体参与调解工作,在服务辖区文旅产业、妥善化解草场纠纷、保护生态环境、全面推动法治乡村建设等方面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化党建活力为解纷动力。
虽然党建品牌还没有名字,但那拉提法庭的法官们已经尝试利用“党员+司法+乡贤”机制解决了不少问题,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这个党建品牌带来的高效与便捷。
2月7日,阿依特奴尔请来了解牧民情况的马国忠组成调解团队,在“阿克萨哈勒”调解室再次调解。一开始,双方仍固执己见。
“‘牲畜丢失是天灾,邻里反目是人祸。’这是咱们牧民都懂的老道理。你们两个的关系本来是很好的,怎么能为了一头牛结怨呢。”马国忠从草场轮牧的传统和代牧习俗中的诚实守信出发,跟两人拉起了家常。
“你们双方的说法都有理,但一码归一码。乌某没有支付赔偿,叶某没有结清代牧费,这是两件事,不能单方主张抵扣,你们两个要协商一致。”阿依特奴尔接着马国忠的话向双方释法说理。
眼见双方的态度有了松动,阿依特奴尔趁热打铁,开始“背靠背”调解。
“乌某,你经济状况不好,如果坚持判决,你得赔6000元,没有商量余地,判决下来了要马上支付,否则会面临强制执行。”
“叶某,你没结清代牧费也是事实,乌某有权另案起诉你,得不偿失。”
在法官与老书记“刚柔并济”的调解合力下,双方打开心结,达成和解:在抵扣叶某所欠代牧费的基础上,乌某赔偿叶某2560元。至此,这场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3月,这个党建品牌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顶冰花”。顶冰花是那拉提草原上的一种小花,虽不起眼,但每年都在早春时节顶冰破雪,傲然绽放。以此命名,寄托了新源法院对党建品牌的美好期许。对于年轻的党建品牌,阿依特奴尔很感慨:“‘顶冰花’通过党建引领、多元化解让纠纷处理更加高效。我们将继续服务农牧民的司法需求,擦亮草原上的‘顶冰花’。”
来源:人民法院报·4版
见习记者:姚瀚
见习编辑:姚瀚 | 联系电话:(010)67550939 | 电子信箱:fyxw@rmfyb.cn
新媒体编辑:平钰骁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