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展会之家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以改革创新开拓强师优师新局面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综合改革进展述评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22 08:52:47   浏览次数:1  发布人:f424****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以改革创新开拓强师优师新局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综合改革进展述评之五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共有1885.1万人,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建设是筑牢教育强国根基最重要的基


    以改革创新开拓强师优师新局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综合改革进展述评之五

    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共有1885.1万人,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建设是筑牢教育强国根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过去一年,在强化政策供给、改革试点推进、创新机制举措的共同作用下,强师优师新路径更加明晰。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教育家精神引领师德师风建设新风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涵养高尚师德师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弘扬教育家精神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根本指引,师德师风建设是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工作基石,事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今年全国两会上,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如何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点。特别是面对数字化给育人方式带来的新挑战,如何应时而变,成为热议的焦点。

    今年5月,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面向全国范围的“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活动正式启动,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有了全新的载体。开展“讲述我的育人故事”活动、发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新书、开设“教育家精神万里行”专栏,让新时代优秀教师育人声音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创新实践中传播得更广更远。

    将教育家精神贯穿教师思想建设始终,就是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把教育家精神作为教书育人的行动指南和精神航标。

    在南开大学,师生共同创排红色话剧《周恩来回南开》引发观剧热潮。突出典型引领,学校还依托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张伯苓、杨石先、陈省身、叶嘉莹等一大批南开“大先生”为人为事为学的风范,引导广大教师敬业修身。

    从理论到实践的浸润,就是激励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和抱负。

    在上海财经大学,学校品牌特色项目“千村调查”持续开展,将国情教育、科研育人、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文化涵育深度融合,引导青年教师在走千村、访万户中读懂中国,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


    在贵州省从江县刚边壮族乡中心小学,教师在给学生上英语课。资料图片

    改革试点开启教师素质提升新阶段

    今年4月,教师教育创新机制改革试点工作部署会在北京召开。作为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综合改革首批试点安排之一,会议传递出深化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鲜明信号:建强办学主体,推动更多高水平大学办教师教育,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建立教师培养供需适配机制,优化教师教育院校布局和培养结构,改革教师教育课程与培养模式,推进国际交流合作。试点要求强化央地协同,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形成闭环管理机制,确保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引领性举措。

    如何系统谋划、统筹考虑学龄人口、不同区域、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需求,促进教师队伍数量、质量、结构协调发展,尤为关键。

    政策上,教师教育政策的精准性、衔接性导向明确。《意见》明确,大力支持师范院校建设,全面提升师范教育水平。同时,充分考虑区域、城乡差异,不同学段、学校类型和各级各类教师的不同特征和发展需求。

    改革中,教师教育体系实现新升级。优化实施“国优计划”,进一步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深入实施教师精准培训改革,推动数字赋能教师发展,成立全球教师发展学院,拓展教师国际交流合作路径。

    一年来,改革的步伐,试点的进程,始终前行。

    河北实施“省优计划”,推动省内高水平综合大学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高素质教师;甘肃扩大省级公费师范生、地方优师计划定向培养规模;湖北布局建设10个“地方政府+高校+中小学”的“教师教育共同体”;东北师范大学探索学科素养6年贯通的培养新模式。

    一年来,前瞻的理念、创新的举措,逐一落地。

    北京师范大学在数学、物理等9个一级学科下,设立数学教育学、物理教育学等二级学科;山东优化2025年师范类专业招生计划,按照50%比例全面压减师范类专科计划,按照30%比例调减从教率低的师范类专业招生计划。

    今年5月,两份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引人关注。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实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明确重点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教师教育院校,打造支撑引领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与战略支柱目标。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全国县域普通高中头雁教师岗位计划的通知》,通过首批聘期3年共600名头雁教师示范辐射作用的发挥,着力打造县域一体化发展教师团队。

    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期待下,改革为教师队伍建设照亮了前行的路。


    在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校园,学生为老师献歌送上教师节的祝福。资料图片

    新需求牵引教师队伍建设新突破

    70名成都中小学教师、教研员有了新身份——“AI种子教师”,参加完持续5周的中小学人工智能应用种子教师专题培训后,他们将持续发挥深度应用和实践辐射牵引作用,不断带动一大批教师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教学新方式、新举措、新实践。

    教师是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关键,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深刻影响着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成色。

    不久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实施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数字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教师发展模式数字转型、教师发展数字资源供给、教师发展数字治理、数字教育教师国际合作六大行动,扩大优质资源和服务供给。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而广大教师正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的有力支点。

    面对教育数字化深入推进给教师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视域下,聚焦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是不变的选择。

    筑“增量”,激发改革新动能。

    山东、河北、重庆适应学龄人口变化,建立教师培养供需适配机制;天津市设立产业教授岗位、应用推广型教师职称,对业绩卓著的教师在职称评审、科研立项、资金匹配、研究生招生上予以倾斜;浙江推广“共享教师”机制,探索紧缺学科教师和名优教师“一师多校”执教育人;西南大学谋划建设西部STEM教育中心,建立师范生全周期智慧和数字化培养体系。

    提“存量”,盘活资源效能。

    云南组织省内优质中学近千名教师“省管校用”,帮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135所初高中;内蒙古为14所高校重新核定人员总量2.16万个,新增控制数3901个;南京大学构建由学校保障、个人激励、学院支持组成的“三元薪酬体系”。

    强“质量”,支撑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体系更加成熟。围绕国家战略和重点紧缺领域专业,集聚优势力量,稳步推进“职教国培”示范培训;扎实建设国家级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初步形成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模式;持续开展国家级“工匠之师”创新团队培训,近600名职教教师即将踏上赴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的访学之路,形成教师能力跃升、教学改革突破、服务发展有力、多级联动成势、国际交流深化的职教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

    今年2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了《普通本科高校产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这也是首个聚焦普通本科高校产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出台的专门文件。

    文件的出台,与改革中各地各校强化机制创新、释放人才队伍活力的需求不谋而合。实践中,南开大学等高校通过修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等方式,推动各类形式的业绩成果均纳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指标体系,努力开创成果分类评价、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一年来,为教育强国筑牢根基,教师队伍建设从未停下改革创新和蓬勃生长的步伐。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2025年7月22日01版,原标题《以改革创新开拓强师优师新局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综合改革进展述评之五 》

    本文作者|中国教育报记者 柴葳

    责任编辑|杜润楠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f424****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