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展会之家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拒绝危险“变装” 守护行车安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22 14:43:31   浏览次数:1  发布人:f613****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近年来,随着个性化表达需求的增加,一些车主通过在车上添加车贴、玩偶、爆闪灯等装饰,以彰显个性与态度。然而,这些看似“拉风”的装饰背后,潜藏着诸多安全隐患。不仅危及行车安全,还会导致交通事故、面临保险拒赔等责任后果,让“个性座驾”变为“马路杀手”。一些地方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机动车登记规定》,将此类行为定性为“驾车时有其他妨碍安全行车的行为”“擅自改变机动车外形”,予以警告并辅以处


    近年来,随着个性化表达需求的增加,一些车主通过在车上添加车贴、玩偶、爆闪灯等装饰,以彰显个性与态度。然而,这些看似“拉风”的装饰背后,潜藏着诸多安全隐患。不仅危及行车安全,还会导致交通事故、面临保险拒赔等责任后果,让“个性座驾”变为“马路杀手”。一些地方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机动车登记规定》,将此类行为定性为“驾车时有其他妨碍安全行车的行为”“擅自改变机动车外形”,予以警告并辅以处罚,并责令将车辆恢复原状。这一现象引发了公众广泛讨论:车身装饰是否影响公共安全、是否涉及违法风险,个性展现是否一定要通过车辆实现?

    一、常见装饰类型及其安全风险

    1、个性车贴:独特表达的“移动名片”

    个性车贴深受年轻车主青睐,已成为彰显个性的重要方式。车贴样式丰富多样,包括标语和图案等多种类型。标语类车贴广泛涵盖安全警示、价值倡导、情感抒发等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驾驶人的情感宣泄与价值认同。图案类车贴包括卡通形象、符号标识、惊悚恐怖、新奇创意、商业广告等,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极易吸引他人目光,导致分心驾驶。


    图1 标语类、图案类车贴

    车贴多以静电、磁力和可移除背胶等方式吸附,在恶劣天气、温度变化、潮湿环境或颠簸路段情形下容易移位,从而遮挡车牌、车窗、车灯等关键部位。


    图2 静电、磁力、可移除背胶等吸附方式

    一些大尺寸车贴超过了车身面积30%,显著改变了车辆外观,遮挡了车窗视野,影响了驾驶人对路况判断,极易引发操作失误。


    图3 车贴装饰位置分布广泛

    【典型案例:2017年,北京王女士开车到望京附近时,被前车车窗恐怖车贴吓到,深踩刹车险些造成追尾事故。】

    2、车载摆件:可爱萌趣的“定制炸弹”

    车载摆件以其可爱的造型,为车内空间注入了温馨与活力。然而,这些小物件常被摆放在后视镜、中控台等关键区域,容易遮挡驾驶视线,影响驾驶人对路况的判断。而且,这些摆件多采用胶粘、悬浮、悬挂等方式固定,存在坠落风险。一旦坠落,可能会卡在踏板下方,进而导致“踏板失灵”,危及行车安全。

    【典型案例:2016年,一名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因车内仪表台上摆放了多个毛绒玩具,导致视线受阻,未能及时发现前方直行车辆,最终发生碰撞。】

    从材质来看,硬性材质的摆件,如金属、木质、玻璃、陶瓷、水晶、树脂等,容易在碰撞中成为“致命飞弹”;水晶挂饰在高温暴晒下可能发生碎裂;玻璃制品因其特殊的物理性质,易聚焦光线,进而引发火灾。柔性材质的摆件,如硅胶、毛绒、PVC塑料等,容易受到车内高温的影响,出现融化移位的情况;还可能释放甲醛、苯系物等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典型案例:2024年7月,长沙的侯先生购入车载香水挂件,次日挂件因暴晒破裂,香水腐蚀车内多处,维修花6800元。】

    3、车身玩偶:蠢蠢欲动的“移动隐患”

    车身玩偶种类丰富多样,通常粘贴在车身外部。主要涉及搞怪、滑稽、新奇、惊悚等多种元素,具备动态、闪光、声控等多种形态。例如,惊悚主题用扭曲的面孔、诡异的场景营造神秘氛围;新奇主题如天降坠物、摇摇欲坠的重物,以“剑走偏锋”的方式吸引目光。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图4 车身玩偶种类多、造型多样

    车身玩偶通常采用胶粘、快拆式卡扣进行固定,然而,这些固定方式并不牢固,容易在高速行驶、道路颠簸、风吹日晒等情况下脱落。一旦玩偶脱落,可能会引发后车本能避让,增加事故风险。一些玩偶体积过大或大面积覆盖车身,遮挡了号牌和车窗,形成视野盲区,进一步加剧安全隐患。


    图5 “胶粘+快拆式卡口”固定方式存在脱落风险

    根据部分商家建议,车外玩偶购买尺寸应与日常车速匹配:尺寸低于20cm的,建议车速不超过120km/h;超过20cm的,建议车速不超过100km/h;颠簸路况和恶劣天气下脱落风险尚不明确。尽管如此,多数商家在销售时不会告知这些风险。

    【典型案例:2018年,佛山街头发生一起意外事件,一只人形娃娃掉落在路面上,引发交通混乱。其他司机纷纷紧急变道,一辆大货车不慎将其卷入车轮下。同时,一位清洁车司机因分心驾驶,险些撞上绿化带和电线杆。】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图6 玩偶可能遮挡视线、号牌、车灯等

    4、炫目灯光:安全行车的“致盲陷阱”

    近年来,网上多种粘贴式灯光热销,主要为爆闪灯和激光射灯,由于体积小、免接线、太阳能充电等便利设计,受到不少车主的青睐。其中,爆闪灯采用多色灯芯与高亮灯珠,可以切换灯光颜色和闪烁模式,模拟红蓝双色警灯效果,常被安装在进气格栅、车牌等位置。激光射灯多装于车头、车尾和车顶,对人眼伤害大,可能导致瞬间致盲。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图7 爆闪灯、激光射灯

    这类灯光的滥用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一是涉嫌违法,私自安装爆闪灯仿冒特种车辆,交管部门可依法强制拆除并处罚款。二是影响他人,强光闪烁易造成视觉干扰,可能导致其他驾驶人短暂性致盲。三是干扰执法,强光可能影响车牌识别,扰乱交通管理秩序。

    特别注意:红蓝爆闪灯是特种车辆的标志灯具。普通车辆擅自安装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会扰乱交通秩序。对此,交管部门有权依法责令拆除非法装置并处以罚款。

    【典型案例:安徽省六安市一名私家车驾驶人因私自安装爆闪灯被警方查处,最终被罚款2000元,并责令拆除非法装置 。】

    二、车身装饰引发的责任与后果

    1、违法风险:面临严厉处罚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车辆行驶中,车身装饰若影响自身或他人安全驾驶将依法受处罚,严重者将承担法律责任。可能涉及的违法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影响安全驾驶。

    若在车辆内外放置车贴、摆件、玩偶等物品,遮挡自身驾驶视野或引发他人关注,从而影响驾驶安全属于违法行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或将被处警告或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记3分处理。

    【典型案例:2020年,上海浦东新区一辆车身顶部粘贴多个玩偶的车辆,被交警部门以“驾车时有其它妨碍安全行车的行为”依法处罚和记分处理。】

    ◆改变车辆外观。

    在车身上粘贴车贴、玩偶等“小改动”会产生大风险。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六条和《机动车登记规定》第五十七条,擅自改变机动车外形将被责令恢复原状,或将处警告或500元以下罚款。

    【典型案例:2023年,上海金山交警巡逻发现一辆贴满向日葵车贴的轿车。核对信息后发现,该车登记颜色为黑色,车主私自改车身颜色、贴膜且未备案。车主因擅自改动机动车外形和已登记技术数据,被责令恢复原状,公安机关依法对其罚款500元。】

    ◆影响号牌识别。

    车身装饰物如果遮挡号牌或影响识别,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一条,或将被处以200元罚款,记9分处理。

    【典型案例:近日,重庆渝北交巡警在胜利路发现一辆违停在禁停路段的车辆,其前车牌被粉色玩具遮挡。最终,车主因故意遮挡号牌被记9分、罚款200元。】

    ◆仿冒特种车辆。

    私自安装爆闪灯并仿冒特种车辆的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五条、第九十七条规定,非法安装警报器、标志灯具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强制拆除,予以收缴,并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此外,若被认定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二条,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冒充军警人员招摇撞骗的,从重处罚。

    【典型案例:2021年,江苏南通一辆黑色轿车贴有“总军区731部队”字样。经公安部门调查,车主出于猎奇心理网购不当车贴贴在私家车上。依据相关法律,车主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十五日的处罚。】

    2、事故纠纷:承担相应责任

    车身装饰看似微不足道,然而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因涉及不法行为而被卷入事故纠纷,加重事故责任。可能涉及的责任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影响他人安全驾驶的情形。主要指车身装饰对其他驾驶人造成干扰的情形。

    一是干扰他人注意。使用夸张的车贴、玩偶、爆闪灯等装饰,导致其他驾驶人分心或受到惊吓,引发操作失误,造成交通事故。

    二是干扰他人判断。装饰物若突出车身或覆盖面积过大,影响其他驾驶人导致误判车距,进而引发交通事故。

    三是装饰意外脱落。因装饰物安装不牢固而松动脱落,引起后车本能的避让,导致连锁事故等。

    上述情形,驾驶人可能因“影响安全驾驶”而承担法律责任。

    ◆影响自身安全驾驶的情形。主要指车身装饰影响自身视野、判断或操作的情形。

    一是遮挡驾驶视线。若装饰遮挡了车窗、后视镜等驾驶关键部位,导致驾驶人无法及时发现路况变化,进而引发交通事故。

    二是影响正常照明。若装饰物遮挡车灯照射范围或改变车灯颜色,影响夜间行车安全,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等。

    上述情形,驾驶人同样可能因“影响安全驾驶”而承担法律责任。

    ◆扰乱交通管理秩序的情形。主要指车身装饰违反交通法规,干扰执法工作,扰乱交通秩序的情形。

    一是遮挡车辆牌照。若装饰物遮挡车牌,妨碍了正常执法。事故发生时,驾驶人或将承担更多责任。

    二是仿冒特种车辆。若因仿冒特种车辆导致他人紧急避让、影响道路通行秩序,或因扰乱交通秩序被处罚并担责。

    3、保险拒赔:事故损失自担

    除了在交通事故中可能需承担更多责任外,还可能在事故发生后导致保险公司拒赔。根据某保险公司的保险条款,若车辆被转让、改装或加装,且未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导致车辆危险程度显著增加,保险公司将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在车辆出险时,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否为装饰所致,成为保险公司衡量是否理赔的关键因素。

    这意味着,如果车主在未告知保险公司的情况下擅自加装装饰物,并因此引发事故,保险公司可能会拒绝理赔。在索赔过程中,车主往往会遇到困难,进而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典型案例:2018年,浙江一名女司机在车尾私自加装“小椎体”,倒车时该装饰物撞上后方奥迪轿车,被交警认定全责。因装饰物为后加装,不属于车辆原厂配置且保险公司事先不知晓,保险公司拒绝理赔。】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图8 典型案例中的“小椎体”装饰物

    三、拒绝危险“变装”回归安全本质

    车辆的本质功能是安全出行工具,而非个性展示的载体。遵循“不影响安全驾驶”的总体原则,是车身装饰与使用过程中不可触碰的安全红线。

    1、核心理念:以人为本,安全至上

    公共安全的首要原则是秉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理念,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车辆设计与使用的核心目标,是确保人、车、路的安全和谐。车身作为车辆的关键组成部分,任何额外的贴画或装饰,都可能成为妨碍安全驾驶的“潜在威胁”。尽管车辆归个人所有,但在公共安全面前,绝不能仅为了追求个性表达而忽视安全隐患。毕竟,谁都不希望每天提心吊胆地驾车,惊心动魄地出行。

    因此,消除对公众安全构成威胁的风险隐患,使车辆回归作为安全出行工具的本质,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是每一位交通参与者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

    2、行动建议:防患未然,排查隐患

    ◆预防:强化安全意识,杜绝风险源头。

    部分驾驶人热衷车身个性装饰,沉浸于打造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然而,他们是否充分评估了其行为潜在的风险和危害,是否考虑到对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影响,是否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后果?对此,杜绝车身装饰行为,是从源头上规避车身装饰相关违法处罚、事故担责、保险拒赔等所有风险的最直接、稳妥方式。

    ◆排查:细致排查隐患,确保行车安全。

    除了从自身做起杜绝车身装饰行为外,我们应提醒家人和朋友对车辆全面自查,严禁粘贴涉嫌违法、引发事故的装饰,并立即拆除。

    一是拆除车牌架装饰。根据相关规定,机动车号牌架的外框不得带有任何标志、字母或装饰图案,且不得遮挡号牌字符,否则将被视为涉牌涉证的违法行为。

    二是拆除遮挡视线装饰。涵盖车内后视镜、中控台等关键区域的装饰,大面积覆盖车窗的装饰,以及车内其他可能影响视野、造成盲区的装饰。

    三是拆除硬性材质装饰。车内硬性材质装饰应尽量拆除,特别是安装在安全气囊弹出位置,极易形成“致命飞弹”的装饰。

    四是拆除影响他人装饰。包括恐怖血腥、新奇怪异等易引发不适、分散注意力的装饰;含有攻击性、歧视性内容,容易激起负面情绪的装饰;强光刺眼、频繁爆闪等干扰视线、危及安全的灯光装饰;造型尖锐突出、存在安全隐患的装饰;以及恶劣天气或高速行驶时极易脱落的车身装饰,均建议尽快拆除。

    四、结语

    车辆安全关乎生命,危险“变装”隐患重重。安全是交通出行的首要原则,车辆作为安全出行的重要载体,承载着生命的重量。因此,我们应果断拒绝危险“变装”,让车辆回归其本质属性,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驾驶人若想展现自我独特的气质与品味,不妨将个性表达转向居家装饰设计、个人爱好培养、随身物品搭配等方面。这些方式既安全又有趣,更具自主发挥空间,同时还能提升驾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个性有度、安全有数,让我们共同营造安全、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打造温暖、和谐的出行新风尚。

    参考文献

    1.苑广阔.“真人车贴”是“反汽车文明”行为[N].新疆日报(汉),2017-05-31(003).

    2.张艳.车贴标语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2(32):225.

    3.孙杰.车贴文化研究[J].丝网印刷,2022,(13):35-37.

    4.黄倩云.当代城市亚文化的形成因素分析——以青年的“车贴”文化为例[J].品牌(下半月),2015,(05):120.

    5.吴云富,范林涛.个性车贴成时尚影响安全要受罚[J].人民公安,2012,(10):8-9.

    6.孔迪.解读机动车辆改装、拼装与生产的区别及其法律属性[J].产品可靠性报告,2020,(07):49-52.

    7.聂德民,宋守华.流行“车贴”的深度社会学思考[J].东南传播,2021,(09):83-86.DOI:10.13556/j.cnki.dncb.cn35-1274/j.2021.09.024.

    8.《车内挂件突然掉落 司机分神撞了车》http://m.cnr.cn/news/df/20160627/t20160627_522501644.html

    9.《车顶玩偶存大风险 若引发事故保险理赔面临难题》https://news.cri.cn/20180328/ec75e252-1e51-f80a-9b17-2ec6218d8b1f.html

    10.《特种兵”出任务被截停!结局太意外……》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5-30/doc-ineyitpa2739230.shtml?froms=ggmp

    文 |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驾驶人安全研究部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声明:如需转载或开白名单,请留言联系获取授权!转载须在文首标注来源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f613****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