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抵 达
当窗外终于从一片白茫茫变成绿意盎然时,我们的火车即将到达此行的目的地——拉萨。
火车从西宁到拉萨,全程21小时30分钟,海拔从2200米缓慢攀升,自格尔木站弥散式供氧,一路驶过海拔4000米以上的玉珠峰、安多、那曲、当雄……翻越全程的最高点、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是夜半时分。当我从梦中醒来时,入目不是洒进车厢的温暖阳光,而依旧是一片漆黑。头仿佛正在向四周裂开,血氧已经掉到77,有些停滞的思维拼凑出一句话:原来这就是高反,原来这就是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所付出的。
见到我们此行的采访对象周涛涛后,我们向他讲述了火车上的经历,不出意外地得知他刚来拉萨的时候,也经历了高反,甚至比我们还严重,几乎连路都走不了。经过3年多的扎根,他已经习惯了海拔3650米,时不时还能去游个泳。但是一上4000米,高反就又会找上门。“解决高反还是要靠吸氧。”他指着办公室的蓝色大瓶氧气、电动制氧机,还有便携式碳纤维氧气罐,给我们介绍自治区专门保障用氧的民生工程。“现在我们出去调研,都会背着这种便携氧气罐,碳纤维的,一罐能用5个小时,上4000米再也不怕了。”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周涛涛办公室的氧气瓶和电动制氧机
2
风 景
高反是许多人对拉萨的第一印象。但拉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拉萨和内地有着一样的风景。
这里空气清新,自然环境优美,生机盎然。沿着拉萨河一路步行,清澈河水倒映出街旁正盛的鸢尾和月季,与蓝天相映成趣,树木和草甸铺满两侧山坡。滨河公园和滨水步道中,有人推着婴儿车遛弯,有放了学的学生在追跑游乐,廊道坐凳上有人拍照合影、亦有人读书赏景。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金珠东路上,月季开得正盛
这里的城市现代、科技,“都市感”满满。架桥机造桥、无人机种树,大型百货商场门口有共享单车可供使用,一排排小店随手就能买到奶茶小食;政策支持下的夜间经济愈加繁荣,大型史诗实景剧《文成公主》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沉浸式感受西藏文化,灯火通明的八廓街是热门打卡地……城市四处都是活力。
拉萨也有着和内地不一样的风景。
这里十里不同景。火车一路进藏,白雪转过山是绿地,弯曲道路的尽头是小院人家。牦牛在陡峭山坡上惬意进食,旁边一片片的低矮绿植竟是青稞,细看还能寻觅到其中农民们弯腰劳作的身影,绘出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绮丽画卷。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火车上看到的雪山与草地,美得仿佛图画
这里海拔高,缺氧、天气干,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在西藏几天,同行的黄老师鼻子里面干燥得结了血痂,周涛涛告诉我们,这也是许多人的常态。而随着拉萨的荒山不断变绿,空气湿度也在不断增加,未来的条件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好。为了解决医疗资源的问题,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送来优质医疗服务,让多年来必须奔波到内地才能治愈的疾病能在当地解决;自治区开展的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和地方常见病免费筛查工作,更是将多种疾病消灭在早期。
这里永远有人前赴后继。在火车上,身为退伍军人的列车员和我们讲述青藏铁路建设的故事,谈及铁道边埋葬的忠魂,他几次激动到眼含热泪。这条“天路”寄托了几代人的梦想,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也让我再次意识到,今日西藏发展的背后是多少人在为之不懈奋斗。几日采访,我们遇到的有当地土生土长的藏族干部,但更多的是在西藏扎根安家数十年的内地人,他们管自己叫“老西藏”,管自己的孩子叫“藏二代”,“扎根”是每一个人的关键词。医疗、教育、科技……在藏、援藏干部们扎根各自领域,不断探索高原特色的发展之路,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3
融 入
采访中,当我问到“你什么时候感觉自己是真的融入了”的时候,周涛涛讲了一个小故事。
在萨嘎达瓦节活动期间,周涛涛深入社区做服务工作,他值守在一处天桥的扶梯口。“当时有一位70多岁的老同志,上扶梯的时候身体没能保持平衡,一晃就要跌倒。我跟另一位同志一个箭步冲上去把他的腰托住了,同时立即按了紧急暂停按钮。老人没事之后,拉着我们的手表示感谢。我当时心里特别感动,也特别幸福,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真正成为这里的一份子。”
类似的瞬间还有很多。当他在拉萨中华文化公园,听到老百姓说公园修得真漂亮、拉萨环境真好的时候;当他深入基层调研,和同事们一起对医疗援藏相关政策研究论证,看到相关制度一天天完善的时候;当他开着车,带着妻女行走于拉萨的大街小巷,看到“祖国万岁”四个巨大的红字镌刻于山脊之上,看着人民生活幸福、安居乐业的时候……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我们宾馆的窗外就是“祖国万岁”山
当他真正感到自己在服务人民群众,不断践行党旗下的宣誓与来到西藏的初心的时候,当他与当地人民群众的心越来越近的时候,他感到自己真正融入了。
周涛涛是扎根西藏、服务人民的年轻一代。类似的人前赴后继,类似的故事不断上演,构建出西藏的美好未来。
法大微信【第20250630期】
文字:李依纯
图片:黄楠 李依纯
排版:张婉婷
责任编辑:谢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