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展会之家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迈入新拐点!全国检察机关行政检察工作会议释放关键信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28 09:57:33   浏览次数:1  发布人:b2fa****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全国检察机关行政检察工作会议释放关键信号——质效革命推动行政检察监督迈入新拐点“行政检察监督既要关注法院判决是否站得住脚,也要审查行政机关是否有过错;既要关注抗诉后能否改判,也要跟进行政违法行为是否得以纠正。”“行刑反向衔接核心在于严格把握‘可处罚性’,制发检察意见时要充分考虑当事人已接受的刑事惩罚,并综合有关减轻、免除行政责任的法定情形,精准把握行政处罚必要性。”日前,全国检察机关行政检察工作会



    全国检察机关行政检察工作会议释放关键信号——

    质效革命推动行政检察监督迈入新拐点

    “行政检察监督既要关注法院判决是否站得住脚,也要审查行政机关是否有过错;既要关注抗诉后能否改判,也要跟进行政违法行为是否得以纠正。”

    “行刑反向衔接核心在于严格把握‘可处罚性’,制发检察意见时要充分考虑当事人已接受的刑事惩罚,并综合有关减轻、免除行政责任的法定情形,精准把握行政处罚必要性。”

    日前,全国检察机关行政检察工作会议在国家检察官学院广西分院召开。部分全国人大代表、专家学者、中央有关单位代表,以及来自检察机关的有关人员等150余人,围绕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分析新形势新任务,研究部署强化行政检察高质效履职的思路举措。





    日前,全国检察机关行政检察工作会议在国家检察官学院广西分院召开。部分全国人大代表、专家学者、中央有关单位代表,以及来自检察机关的有关人员等150余人参加会议。

    从“有没有”到“实不实”“好不好”

    今年是行政诉讼法施行35周年,也是新时代检察工作职能重塑、机构重组、机制重构,行政检察部门单设7年来,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召开全国检察机关行政检察工作会议。

    会议指出,历经30多年的发展,行政检察的“四梁八柱”基本搭建完成:

    ——职能体系上,形成以行政诉讼监督为重心,统筹推进依法有序开展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和依法规范推进行刑反向衔接的“三大职责”,并涵盖行政生效裁判监督、行政审判活动监督、行政诉讼执行监督、行政非诉执行监督、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行政违法行为监督、行刑反向衔接、强制隔离戒毒监督等“八项任务”;

    ——监督方式上,从单一的抗诉,到抗诉、再审检察建议、检察意见等多元方式相结合;

    ——机构设置上,31个省级检察院和有条件的地市级检察院已经实现行政检察机构单设,部分基层检察院设立了行政检察办公室或办案组;

    ——制度规范上,出台了“一规则七指引”,实现了各职能业务的建章立制全覆盖;

    ——办案规模和质效上,在“四大检察”案件中的占比不断跃升,助推“四大检察”更加全面协调充分发展,有力促进了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

    “行政检察已从‘有没有’发展到‘实不实’‘好不好’的新阶段。”与会人员认为,行政检察促进审判机关依法审判和推进行政机关依法履职的双重责任,与厉行法治的聚焦点和发力点高度契合,理应在法治中国建设中承担更重责任、发挥更大作用。





    分组讨论。

    会上,多地检察机关与会人员就推进行政检察改革创新、强化履职担当等探索实践作了交流发言。其中多起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案件让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张玉珍印象深刻。如安徽三级检察院接续抗诉一起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案,不仅追回20余万元工伤赔偿金,还推动人社部门下发文件,明确了全省项目参保方式下工伤保险兑付审核流程。再如广西检察机关抗诉一起林业行政登记检察监督案,监督法院纠正错误裁判,促使申请人名下137亩山林使用权“失而复得”。

    张玉珍表示,行政检察作为法律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公权力监督的有效方式,也是申请人历经行政复议和法院一审、二审及再审程序后的重要权利救济途径。检察机关通过高质效办理每一起行政检察监督案件,打破了公众“信访不信法”的认知偏差,以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小切口”,实现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大作为”。

    攻坚+专项

    以重点突破撬动高质效履职新支点

    会上披露的一组关于检察机关提出行政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阶梯式增长的数据,引起大家的关注——2024年9月最高检部署开展“全国检察机关高质效办好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攻坚行动”成效初显,全年提出行政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突破630件;2025年上半年已近300件,同比增长22%。

    数据背后凝聚的是各级检察机关靶向发力,着力破解抗诉阻力的探索:江苏检察机关聚焦“有案诉不成、有理诉不赢”的监督死角,攻坚程序空转案件,并通过类案监督,推动解决裁判尺度不统一问题;河南检察机关对行政生效裁判监督办案少、监督弱的地区实行“挂牌督办”,对办案多但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少的地区开展逐案排查……

    事实上,行政检察持续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迫切需求,通过开展专项监督,强化监督攻坚并取得实质性成果——

    今年,最高检落实党中央关于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的决策部署,抓实“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强化对涉企行政执行、行政违法行为等的监督,截至6月底,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涉企行政检察监督案件1100余件,涉案金额超3.9亿元。

    为推动解决社会保障领域行政非诉执行“申请难、执行难、监督难”问题,最高检决定于今年4月至12月在社会保障领域开展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活动,截至6月底,共办理相关案件1790件,制发检察建议108件。

    “最高检党组创新性优化检察机关内部分工,明确由行政检察部门牵头负责行刑反向衔接工作,有力促进了行刑双向衔接,历史性地解决了基层行政检察没有稳定案源问题。行刑反向衔接是行政检察加速发展期、重大机遇期的一大增长点。”来自基层检察院的同志信心满满。

    对此,会议强调,要深入推进行刑反向衔接规范化建设,严格把握“可处罚性”,做好检察意见发出后的跟进监督,稳妥处理诸如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倒挂、从轻或减轻情节的法律适用等问题,落实好两法衔接机制、法治督察与检察监督衔接机制、行政执法监督与检察监督衔接机制等,推动“府检联动”机制由框架构建向精细落实转变。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林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超表示,检察机关以生效裁判监督办案为抓手,重点攻坚不敢监督、监督不力、监督不到位难题,找准高质效履职切入点和着力点,强化行政执行活动全程监督,将行刑反向衔接打造成新亮点,以法治化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促进案结事了,以出色的政治智慧、法治智慧让监督“不缺位”,又确保监督“不越位”,带动行政检察依法履职、全面履职。

    管理赋能质效

    激活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行政执法领域宽泛,政策法规庞杂,而基层检察院专职行政检察人员少,平均每个院不足1人,底子薄、力量弱、人不专等问题突出,如何强基础、增素能?

    上海检察机关创新“同‘行’守沪”行政检察党建业务融合品牌,以项目化方式激励创新;湖南检察机关落实“每案必检”,建立由办案人员自查、办案部门核查的案件质量检查制度,对每一个案件进行全面、全程、全时监督和管理;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县检察院成立行政检察办公室,充实办案力量……会上,诸多破解一线履职瓶颈的探索引发大家讨论。

    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同仁市自来水公司职工夏吾卓玛向记者分享了2024年她在检察机关调研时了解到的一起帮助困难群众依法纳入低保的“小案”。她说:“行政检察有着护航民生的温度和提升老百姓幸福感的司法保障力度。案件管理一头系着法律、一头系着民生,行政检察要一体抓实‘三个管理’,着力在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域,加强跟进监督,以高水平管理赋能高质效履职。”

    “行政检察不是检察工作的短板,而是难板、硬板。检察工作重大增量的创新中,行政检察在规范行政执法、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突破性进展赫然在列,在新时代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在最高检行政检察研究基地·武汉大学行政检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秦前红看来,行政检察作为“四大检察”基本盘,是构建中国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检校合作还有很大拓展空间,要加强行政检察基础理论和实务应用研究,强化行政检察专门化、专业化建设,为行政检察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检察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此次会议围绕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分析新形势新任务,研究部署强化行政检察高质效履职的思路举措,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行政检察工作绘制了“路线图”。

    最高检行政检察厅负责人表示,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全面深化检察改革的关键节点,此次会议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行政检察工作绘制了“路线图”。行政检察工作将以“三个善于”牢牢把握“三大职责”“八项任务”职能要求,聚焦“各有侧重、上下联动、全面履职”的工作格局,一体抓实“三个管理”,不断完善跨区划协同配合,健全上下联动机制,强化数字赋能,完善高质效履职的组织体系、职能体系、规范体系、标准体系,提升一体化监督成效,进一步发挥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制度功效,为一体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检察日报 作者:刘亭亭 邓铁军 曾芳 摄影:付海茵)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b2fa****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