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在四川眉山,三苏文化早已融入城市血脉。从苏母教子、苏轼勤政到苏辙著述,千年传承的“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三苏家风,为这座城市的家庭文明建设埋下了深厚基因。7月14日,眉山市妇联向全市发布《眉山市“眉好幸福家”建设工作方案》,启动为期五年的家庭文明建设工程,从10个示范空间到1000场实践活动,从“五香驿站”到100名“苏香·幸福指导师”,一场关乎千万家庭幸福的实践正徐徐展开。
从青神经验到全市实践:
一场有根基的幸福升级
“以前总觉得家庭教育是自家的事,直到社区‘校家社’活动把老师、家长、志愿者聚到一起,才发现教育孩子需要‘众人拾柴’。”青神县居民邓蕾的感慨,道出了当地“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的成效。作为“眉好妈妈”代表,邓蕾通过参与家委会、“苏香·幸福指导师”培训等活动,从焦虑的新手妈妈成长为能为其他家庭提供帮助的“成长型妈妈”。而青神县的杜文飞则从“只顾工作的大忙人”转变为主动陪伴孩子、分担家务的“眉好爸爸”,他的家庭从争吵不断变得温馨和睦。近年来,青神县妇联以“眉好幸福家”为抓手,通过家风阵地共建、亲子活动共办、教育资源共享,构建起“家校社政”四维联动的育人新范式,邓蕾和杜文飞的转变正是当地实践成效的生动注脚,成为眉山家庭工作的鲜活样本。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如今,这份“青神答卷”正在全市推广。根据方案,未来五年,眉山将构建“八个一”家庭文明建设服务体系:打造10个家庭文明示范空间,让家风家教有了实体阵地;建设100个“五香驿站”,让文明生活融入日常;培育100名“苏香·幸福指导师”,为家庭提供专业支持;开展1000场心理健康辅导和家风家教活动,覆盖城乡角落;更要寻找1000个“书香家庭”、1000名“眉好妈妈”“眉好爸爸”和1000个“眉好幸福家”,让榜样力量照亮邻里。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三苏文化的核心正是‘家国同构’。”眉山市妇联负责人表示,“‘眉好幸福家’不是凭空而来的概念,而是从三苏家风中汲取智慧,在青神实践中积累经验,最终形成的系统性工程。通过程夫人‘亲授以书’‘勉夫教子’的故事,让现代家庭看到了传统家风的当代价值——这正是‘眉好幸福家’的精神源头。”
“五香”润家:解码幸福生活的多样可能
走进青神县合悦湖公园的“五香驿站”,饭香、茶香、书香、花香、话香交织成独特的生活气息。在这里,每周的“两代厨房”总是座无虚席,从菜园到餐桌,践行“文明餐桌”理念,传递“粒粒皆辛苦”真谛;每月一次的“茶香话家风”,“苏香·幸福指导师”泡上一杯绿茶,畅聊家庭故事,传承美德,润泽心灵,解决家长里短……这样的场景,未来将在眉山100个“妇儿之家”落地生根。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五香文明”是“眉好幸福家”的创新载体,每一缕香气都承载着对家庭的期许。饭香里,藏着“感恩分享”的密码——通过烹饪比赛、亲子DIY等活动,让爱粮节粮的理念融入餐桌,让协作分工的温情填满厨房。邓蕾就常以美食为“纽带”,组织有仪式感的家庭会议,家人在分享美食中互相致谢、倾听彼此想法,让温暖在餐桌上悄然传递。
茶香间,飘着“和谐共生”的智慧。眉山妇联此前“家庭茶话会”在这里被具象化,“五香驿站”邀请社区“老茶客”“和事佬”参与调解,让矛盾在品茗中消弭。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书香中,透着“见贤思齐”的追求。在“三苏书屋”里,《东坡志林》与《家庭教育促进法》并列书架,家长们一边读“苏轼与苏辙互勉读书”的典故,一边交流育儿困惑。杜文飞对此深有体会,他通过每天睡前15分钟的亲子阅读、带孩子参加读书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的阅读习惯,自己也在书香中学会了倾听与陪伴,家庭氛围愈发融洽。“眉好妈妈”江欢说“在陪伴孩子参加市妇联开展的东坡诗词我来读、家庭亲子话东坡等活动中,不仅学到了三苏文化、懂得亲子关系如何相处,而且孩子也由内向变得开朗、喜欢上了东坡诗词,成为了一名‘苏娃讲苏府’红领巾讲解员,今年‘六一’儿童节代表眉山参加全省‘向习爷爷报告—童心向党·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活动并作《当好三苏文化的传播者》的汇报”,谈起孩子的变化、成长,“眉好妈妈”江欢由衷开心。
从“一家之好”到“万家之福”:
构建全龄友好生态
在“眉好幸福家”的蓝图里,每个群体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坐标。对于孩子,有“眉好童心”守护计划——在公园、社区阵地进行适儿化改造,让滑梯旁有绘本角,游乐区能学非遗;开展“苏娃看苏乡”活动,让孩子以“1米视角”参与城市治理,自媒体“眉山全搜索”曾记录了一群小学生通过手绘地图,为社区增设了3处“儿童友好标识”。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对于老人,“眉好银龄”行动描绘着温暖晚年:健康讲堂教智能手机使用,银龄手工坊里阿姨们绣着三苏祠图案的手帕,“两代厨房”中祖孙共做东坡饼……这些既解决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又为中老年女性提供了就业岗位,实现“老有所养”与“老有所为”的双赢。
对于家庭,“苏香·幸福指导师”是专业后盾。这些由心理咨询师、教师、律师等组成的队伍,将深入社区开展辅导。邓蕾就深受其益,她在“苏香·幸福指导师”培训中学会了家庭沟通技巧和孩子心理引导方法,如今已报名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计划加入“眉好幸福家·萤火万家”项目,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更多家庭。杜文飞也在指导师的间接影响下,学会用温和的态度倾听孩子的想法,家庭矛盾逐渐减少。据了解,“苏香·幸福指导师”培育计划将分三年推进,首批103人正在培训中。
更深远的影响,藏在“眉好家风”的传承里。依托三苏祠等阵地,眉山已开展“诗书传家·三苏文脉寻根游”等活动,让家人们在东坡故居感受“读书正业”的家训,在苏母程夫人像前领悟“言传身教”的真谛。这种“以文化人”的方式,让传统美德在当代家庭中焕发新生。邓蕾、江欢以身作则带动家人共同成长,杜文飞践行“父爱则母敬,母敬则子安,子安则家和”的理念,他们用实际行动传承着优良家风,让三苏文脉在家庭中代代延续。
五年为期:让幸福图景照进现实
“眉好幸福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路径、有保障的系统工程。在组织上,市妇联牵头成立领导小组,县(区)妇联同步推进;在资金上,纳入财政预算并吸纳社会力量,让每一分投入都能精准惠及家庭。
从青神的“试点”到全市的“推广”,从单一活动到体系建设,眉山正以“钉钉子”精神推进这项工程。到2029年,当10个示范空间人声鼎沸,100个驿站香气弥漫,1000场活动浸润人心,千万个家庭绽放笑容,“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的眉山样板将跃然眼前。
正如三苏祠大门上的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在这里,每个“眉好幸福家”的故事,都在续写着三苏故里的文明新篇。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许真学 任然
编辑/刘世康
审签/王慧莹
监制/乔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