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习近平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的作者骆宾王(约619—687)是义乌(今属浙江)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等诗人合称为“初唐四杰”。
《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也是其作品中流传最广的名篇。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就,画面感强烈,清新优美;诗笔真切自然,充满童趣,生动传神。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既描绘出白鹅嬉水时活泼、欢乐的叫声,也可以理解为小诗人在看到白鹅在水中游泳,满心欢喜,模仿鹅叫,要把白鹅呼唤到自己面前。
古典诗歌写作有起、承、转、合的传统,首句“鹅,鹅,鹅” 介绍了鹅鸣,第二句“曲项向天歌”,承接了首句,并把鹅高歌欢叫的得意神态跃然纸上。
第三句“白毛浮绿水”,由描述声音转到描绘画面,从而描写白鹅在水中嬉戏的情景。第三句也有对联中上联的功能,而第四句“红掌拨清波”则如下联般对第三句进行了首尾呼应的补充。“浮”“拨”两个动词鲜活地呈现了白鹅嬉水的可爱姿态。
诗句中“白毛”“红掌”“绿水”“清波”等几个词组色彩艳丽,两相映衬,构成一幅优美灵动的“白鹅嬉水图”。由诗中可见诗人儿童时代已经具有观察入微、善于抓住事物(鹅)特征来进行描写的能力。
撰稿:冯倾城
诵读赏析:周涛
【栏目介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未来讲堂”古诗词名家诵读系列活动,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共同为广大青少年儿童精心准备的一份礼物。百位名家诵读赏析百首经典古诗词,通过他们声情并茂的诵读,弘扬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
两岸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来源 |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