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北京、河北、吉林、山东等地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搜救失联被困人员,果断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盯紧守牢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科学调配救援力量和救灾物资,确保发生突发紧急情况后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相关部门和地方组织力量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
防汛关键期,吉林省榆树市接连出现强降雨天气,对供电设施的稳定运行带来挑战。国网长春供电公司土桥供电所所长卢铁山和同事们迅速出动,对66千伏土桥变电站高压场区的阻水沙袋进行加固。
“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盯紧守牢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在汛期备足备齐防汛抢修物资,全力保障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供电需求。”卢铁山说。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汛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战场。面对近期多地持续强降雨和台风带来的严峻考验,各级党组织闻“汛”而动、靠前指挥,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向险而行。
7月29日上午,北京市密云区冯家峪镇的路快修通了,电力抢修工作加紧推进,村民家中供电也在逐步恢复,李岩松脸上露出了笑容。
26日下午至27日凌晨,一场暴雨让冯家峪镇陷入断路、断网、断电的困境。
李岩松是国网北京密云供电公司西田各庄供电所所长,也是有着27年党龄的党员。他第一时间组建了14人的抢修“先遣队”。原有道路中断,就从山坡上探出一条路来。队伍抬着设备和物资,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3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冯家峪镇。来不及休整,大家立刻投入工作。“早一分钟恢复供电,群众就少一分焦虑。”李岩松说。
在风雨最前线,广大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一道道冲不垮的“红色堤坝”。
(本文摘编于《人民日报》2025年7月30日1版、4版)
内容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