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高度重视,把开展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目标要求,一体推进学查改,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实效。公司各级党组织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细化工作安排,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深化作风建设,提升服务质效,以实际行动办实事、解难题。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国网山东莱芜供电公司组织青年员工开展廉洁警示教育
数字助手为班组减负增效
8月15日,国网甘肃兰州供电公司数字化通信部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专责张琴巡检该公司交换机及防火墙的运行情况。“现在只需点击鼠标,分散在各处的每台设备的运行数据都能被智能体小助手准确定位并提取出来,清晰完整地呈现在电脑屏幕上。”张琴说。
她提到的智能体小助手,正是国网兰州供电公司依托光明电力大模型自主研发的网络安全综合智能体“兰小安”。这也是该公司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基层减负取得的成果。“自从‘兰小安’应用后,我们的单台设备核查时长由20分钟缩短至5分钟,准确率达95%以上,人工核查工作量降低了80%。”张琴介绍。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国网甘肃兰州供电公司员工在110千伏耀望专用变电站主控室排查隐患
国网兰州供电公司现有交换机、防火墙、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共600余台。以前,信息运维检修人员需要逐台登录设备,再对照基线要求和配置命令。网络设备配置策略复杂多样、品牌型号各异,工作费时费力,还存在漏检误检的风险。针对基层反映的实际需求,国网兰州供电公司党委建立“收集、研判、处置、反馈”闭环管理机制,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纳入督办清单;立足工作实际,制订为基层减负12个方面64项具体举措,提升一线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截至目前,该公司信息运维检修人员依托“兰小安”完成设备自动化巡检500余台次,累计节约工时超150小时,应用成果已推广至国网甘肃电力14个地市公司。
国网甘肃电力坚持开门教育,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开展“四下基层”专题调研432次,征集意见建议1168条。
实战练兵强化一线生产实施能力
8月5日,国网吉林通化供电公司东昌区供电中心员工董明鑫和同事用时27分钟便完成更换10千伏胜西线7号台区用电信息采集集中器作业任务。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国网吉林电力建立了“省公司班子示范、调研组专项、基层党组织书记常态”立体式调研机制,广泛收集基层一线所思所想所盼,累计征集意见建议1562条。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国网吉林通化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中心员工进行实操培训
聚焦基层反映的培训需求,国网通化供电公司立足提升基层一线生产自主实施能力,推出沉浸式行为模拟测试,打造覆盖多专业的复杂场景,高度还原实际工作环境;根据岗位特点和工作实际,分批次、分专业开展考核,并将测试结果与职业发展深度挂钩。
此外,该公司帮助一线员工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制订“理论微课+实景模拟+实战轮岗”培养方案;通过行为模拟测试,提升新员工实战能力,并在全省范围推广“师带徒”认证机制。面对基层反映的线上任务繁重等困扰,该公司建立班组常态任务准入机制,筛除冗余负担,严控“甩锅式”职责下移。基层一线的诉求得到真正回应,难题得到有效解决,释放出更强的生产力和服务效能。
走访调研精准响应充电需求
走进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金海里小区东片区停车场,32个崭新的充电桩格外醒目。随着停车场充电桩项目接电,新能源汽车车主不用再为充电发愁了。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所属各地市供电公司组织员工深入5271个企业、社区等走访,梳理了客户集中反映的老旧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供电可靠性等方面问题。国网江苏电力领导班子坚持深查实改,结合前期问题查摆,形成5类13项问题清单,以学习教育成果推动服务质效再提升。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国网江苏无锡供电公司员工向社区负责人介绍跨河充电桩接电工程完成情况
无锡金海里小区被殷家河分为东西两片区。2023年,小区东片区完成了老旧电力设施改造,但由于地形条件限制,停车场并未同步配置电源接入点,无法接入充电桩。随着新能源汽车增多,小区内的车主们不得不外出找桩充电,严重影响日常出行。国网无锡供电公司梁溪区供电服务中心客户经理徐澄科和技术人员经多次勘察研讨,拟定了通过横跨河面的过桥管道敷设电缆的接电方案。技术人员克服地下管网复杂、雨季河道涨水等困难,用时36天完成工程建设。
国网江苏电力启动十项民生用电保障行动,其中充电设施服务保障行动推行老旧小区充电桩“统一建设、统一服务”模式,打通充电桩投资、建设、运营各环节堵点,进一步提升老旧小区充电桩建设安装效率。
移动应用提升员工工作效率
国网辽宁电力数字化调研组调研时,国网阜新供电公司长营子供电所所长贺惊涛反映,他们在给客户办理分布式电源新装用电业务时,需要重复登录多个系统,流程复杂。
国网辽宁电力开展5轮次调研,发现基层普遍存在查询数据不便捷、跨系统操作烦琐、数据统计逻辑复杂等问题。该公司开展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对接专业部门、有关单位,实施系统优化完善、靶向操作指导、完善管理流程等措施,开展了有关应用及数据规范性治理,累计下架“僵尸”应用9个,解决了基层关注的30个与移动应用有关的问题,处理问题数据1.76万条。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国网辽宁阜新供电公司员工通过“灵犀”APP查询台区可开放容量数据
国网辽宁电力上线应用基于“i国网”平台创建的“灵犀”APP。该APP构建了发展、营销、设备等6个专业数据场景,打造“客户-台区-工单”全链路数据看板;相比传统查询方式,数据定位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1分钟,数据统计时长由2小时缩短至2分钟,跨系统数据查询效率提高87%。
国网辽宁电力针对输电配网无人机智能识别、配网图形规范性分析、智能机房安防管理等基层典型实际需求开展集中销号,每月为基层减少约1.6万次重复录入操作。该公司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应用,累计完成65个智能体的研发和应用,提升员工工作效率。
联动监督提升新能源并网服务质量
“并网过程中,供电公司的客户经理不仅送来政策‘及时雨’,还帮助我们解决了光伏设备规范接入等实际问题。”8月11日,国网浙江嘉兴供电公司正风肃纪检查组人员任雯倩走访平湖市博宏塑料制品厂了解屋顶分布式光伏并网服务情况时,企业负责人沈忠明说。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国网浙江嘉兴供电公司员工在袁花镇长啸村巡检水面光伏设备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国网浙江电力纪委发挥“专业监管+纪委监督”联动作用,通过下沉调研、跟踪问效、监督问责等方式,加大对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项目集中申请、集中并网等关键环节监督检查和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力度。截至目前,该公司各级纪检机构和专业部门开展下沉调研112次、监督检查116次,优化制度机制30余项。
国网浙江电力纪委联合营销专业成立并网服务专班12个,专业联动、自主研发“并网智鉴”数字化工具,精准预警异常并网现象,省市县公司三级联动推进处置。针对群众反映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接入问题,该公司相关部门联合指导属地供电公司主动解决问题,平稳合规做好新老政策过渡期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服务工作。
内容来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