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要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为深入宣传贯彻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系列重大部署,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生根、发挥实效,着力以法治的稳定性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最高人民法院官微开设“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媒体一线观察”专栏,邀请媒体记者走进企业、市场、基层法院,以客观、务实的视角,聚焦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融资支持、纠纷解决、权益保障等方面的司法需求,展示人民法院在优化营商环境、平等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不懈努力和扎实成效。敬请关注。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大暑之时,夏意正浓。在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组织下,记者一行踏上“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媒体一线观察”调研采访的行程。这次的观察目标,是有着“闽中多胜景”美誉的福建。
7月29日,第一站“榕城”福州。望着车窗外滑过的林立楼宇与大片大片的绿色,记者不禁思忖:在这座经济体量达万亿以上的“有福之州”,司法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走进位于台江区的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实力感、科技感、高效感扑面而来,立案大厅、调解室、审判法庭应有尽有,互联网法庭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采访团一行走进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
2024年7月10日,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揭牌。“在审执中心,福州中院立案庭、清破庭、执行局及六城区基层法院的审判执行干警和聘用的法官助理、书记员分别组成立案团队、审判团队和执行团队,在不打破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的基础上,负责六城区金融案件的立案、审判和执行工作。”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清算与破产审判庭副庭长郑鋆介绍。
司法资源的“好钢”用在审执中心“刀刃”上,极大提高了金融审判执行质效。中心成立一年来,累计先行化解各类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和信用卡纠纷39435件,化解成功率达94.46%,涉及金额63.07亿元。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平均审理周期压缩至35.55天,执行阶段手续最短7日内办结。
“目前,通过推行、细化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及要素式审判,有的审判团队一个月最多能审结160件案件。”福州中院清算与破产审判庭庭长汪霞向记者透露。
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曾在这里调解成功,双方从剑拔弩张到达成调解,用时仅两个多月。
“案涉双方为某大型商业集团与某银行,若不能妥善处理,3000万元的标的额将裂变为4.8亿元的债务和更多关联债务纠纷。”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黄昌杰告诉记者,“不仅该集团面临雪崩式坍塌,亦可能对本地金融秩序造成消极影响。”
“法院当时反应非常快,不仅以远程调解的方式减轻了我们的诉累,还一直非常耐心与各方沟通。”谈及当时的“危机”,案件当事人之一的某银行的有关负责人如今语气轻松,“目前调解协议正在履约过程中。”
在中心二层的多元化解中心集中办公区,一张醒目的调解工作流程图张贴在墙面上。福建长乐农商银行派驻调解员林慧钦头戴耳麦,正坐在工位上,专心致志调解一件标的额约30万元的案子,希望通过与欠款人和银行的细致沟通,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在这里,共有23家入驻银行机构派驻的63名调解员,致力于化解金融矛盾纠纷。
金融稳,经济才会稳。“福州金融市场活跃,金融机构较多。为了保障司法供给,我们与福州市台江区政府、福州市数字福州集团有限公司一同打造审执中心,充分发挥解纷资源‘一栋楼’的集聚优势,合力化解金融矛盾纠纷,形成止金融纠纷于未诉、化金融风险于未发的‘福州范式’,努力为福州创造更好营商环境。”福州中院副院长詹强华表示。
离开现代气息浓郁的数字中心,记者们下午转而来到仓前山北麓的一座古韵建筑——福建省浙江商会安澜会馆。会馆依山而建,清水砖砌成的外墙色泽雅致,金漆描绘的“安澜会馆”四字,丰满而舒展。
数百年来,闽地货物“下吴越如流水”,闽浙商贸往来历史悠久。福州民营经济在这样深厚的商贸底蕴中蓬勃发展。
落子新时代,司法如何惠企安商,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金名片?2024年,福州中院倡议设立“商和榕城”商会纠纷调解联盟,吸纳福建省民营企业商会、福州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等九家商协会为成员单位。调解联盟依托福州中院在安澜会馆设立的“亲清法企会商厅”,创新“法官指导﹢商会调解﹢民事调解书”模式,为商事纠纷提供高效、便捷、实惠、灵活的解纷路径,力促“商人纠纷商会解”,涉企纠纷不出企业、不出商会。
采访团一行走进福州中院在安澜会馆设立的“亲清法企会商厅”。
再次来到“亲清法企会商厅”,福建某建设有限公司代理人俞素娴和福建省某实业有限公司代理人叶宗林笑容满面,相邻而坐的他们,因为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产生的龃龉荡然无存。
2024年11月,双方对一审判决不服,均提起上诉。察觉到争议本身已延伸为当事人情感的怨怼,福州中院民二庭法官林星星没有一判了之,而是借助“商和榕城”商会纠纷调解联盟,委托商会进行调解。商会会长、调解联盟调解员董加余充分利用专业调解优势,以商人视角帮助当事双方分析利弊,最终促使双方在“亲清法企会商厅”达成一揽子调解协议。
“律师大多关注争议本身,商会则会引导当事人从商道角度回归情绪理性。”俞素娴对商会调解的看法,引起了在场人员的广泛共鸣。
结束了一天的采访,记者们离开安澜会馆,车水马龙的喧嚣重新涌入耳畔。热闹繁华的景象,折射出福州民营经济向上向好、行稳致远。
“风平浪静,赐福安澜”,自古以来,商人们便祈愿商贸顺遂、货通四海、公平无欺。如今,在这片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热土上,福州法院正以制度化、专业化的现代司法实践延续、呵护着这份期盼,让创新者敢闯敢试,让经营者安心经营,让合作者互信共赢,持续书写着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质答卷。
来源:人民法院报·1版
记者:姜佩杉 | 见习记者:渠丽华
见习编辑:姚瀚 | 联系电话:(010)67550939 | 电子信箱:fyxw@rmfyb.cn
新媒体编辑:张孟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