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早上8时许,张蕊抵达两江新区和创工坊,开始一天的工作。
轮椅是张蕊生活中重要的伙伴。今年5月底,在多次求职碰壁后,张蕊通过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指导中心数字助残服务平台成功就业,在和创工坊找到了归属,从事品牌运营工作。
张蕊的经历并非孤例。残疾人服务提升是重庆2025年15件重点民生实事之一。今年,重庆将新增残疾人就业2000人,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2000户、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2万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1万人次。
人岗精准匹配
铺就残疾人职业路
32岁的张蕊是一名一级肢体残疾人,专科毕业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随后她继续提升自己,在今年获得重庆城市科技学院运动康复专业的本科学历。
年初,她像众多毕业生一样,在各大线上招聘平台投递简历,可现实却给了她沉重打击,近百份简历投出后,几乎石沉大海。
今年5月初,张蕊在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指导中心数字助残服务平台登记了个人信息。这是一个旨在为残障人士、用人单位提供精准化求职招聘供求信息主动匹配的就业服务平台。
随后,平台工作人员向张蕊推荐了两江新区和创工坊,这是一个集培训、实训、就业、孵化于一体的科技助残创新示范空间,有康复类和助残类的岗位,张蕊对此很感兴趣。
5月底,张蕊与和创工坊签订合同,顺利入职。工作中的张蕊,与同事们相互配合,氛围融洽,她说:“在这里我没有因身体残疾而被特殊对待,我和其他人一样,可以自信、从容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今年以来,围绕残疾人就业服务,市残联持续实施“促进残疾人就业行动”。
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指导中心负责人介绍,他们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将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作为重点推荐和服务对象。同时,组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与网络直播带岗活动,为求职残疾人和招聘单位搭建平台;开展“走访拓岗促就业”活动,收集残疾人就业意向、技能水平、身体状况等信息,建立残疾人就业信息库和企业岗位信息库,实现人岗精准匹配。截至6月底,全市新增残疾人就业1233人。
小改造传递大温暖
困难家庭享便利
“年纪大了上厕所蹲下很费力,眼睛也看不到,一不小心就容易摔倒,现在改造了卫生间后,安全有了保障!”7月25日,家住渝中区菜园坝街道珊瑚湾社区南区路的周海源老人,双手摩挲着家中的无障碍设施开心地说道。
周老今年80岁,是一名视力一级残疾人,日常生活中视觉感知能力极弱,同时因生病导致腿脚行动不便;老伴李秀兰是肢体四级残疾,两位老人在卫生间活动时面临诸多不便。
今年3月,渝中区残联委托第三方机构入户了解需求,周海源夫妻俩希望能解决卫生间地面易滑、蹲便器使用困难等问题。
针对现实情况,区残联为周海源一家制定了以卫生间为重点的无障碍改造方案:选用摩擦系数达标的防滑地砖,并根据地漏呈放射状铺贴,增强安全性;更换适合视力障碍人士的坐便器;拆除原有洗脸台,换为洗漱和洗衣服一体的洗脸台,专门配置旋转抽拉龙头;安装牢固的一字型扶手,方便老人如厕时借力;把置物架移位至容易触摸的位置,使得洗漱物品取用不再费力。
一处处小改造,解决了民生大烦恼。今年,市残联结合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整合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数据资源,精准识别改造对象与改造需求,优先保障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群体,全年计划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2000户。截至6月底,正在实施或已完成改造1766户。
辅具适配升级
残疾人生活更美好
对肢体残疾人来说,辅助器具不仅是出行工具,更是重获生活尊严的“伙伴”。
家住长寿区菩提街道桃西雅图小区的邹德海老人,10年前因脑溢血导致肢体二级残疾,言语功能也出现障碍,日常与人交流只能依靠手势和眼神。
妻子黄建华常年在家照护,随着年龄增长日渐力不从心,“我想给老伴换一款电动轮椅,在社区登记了申领需求,没想到通过小程序下单直接配送到家,2200元的电动轮椅补贴了1200元。”
住在长寿区御府华庭小区的陈淑荣老人同样享受到了辅具适配带来的便利实惠。她因意外摔倒瘫痪在床,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主动上门,帮她在线上平台申请适用的护理床。
两位残疾老人生活的改变,得益于市残联向中国残联申请使用“全国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平台”,并在长寿区成功试点。
该平台以“互联网+辅助器具服务”为抓手,通过大数据自动核验持证残疾人数据、各部门涉残服务数据、残疾人辅具需求等信息,实现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精准适配、实时反馈等全流程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残疾人辅具适配服务周期从平均时长180天缩短至最短10天以内。
市残联康复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改变传统项目实施方式,重塑残疾人辅助器具补助机制,推行残疾人“自由选择+直接补贴”的个性化辅助器具供给模式,并指导区县建立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需求评估机构,在政府采购云平台网上服务超市设立“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专区”,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流程服务体系。
今年以来,全市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17340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10075人次,让残疾人生活更便利、更幸福。
来源:重庆日报
编辑:宣佳
审核:张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