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展会之家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整合中西视角构建更加真实的二战全球记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29 09:22:48   浏览次数:1  发布人:d53a****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8月28日,《新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英文版)在希腊雅典发布,“浴火涅槃:文明与战争”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步举办,学者们围绕二战的全球性影响、中国的东方主战场作用以及中西历史经验展开深入讨论。与会者认为,二战不仅是一场军事较量,更是一场跨地域、跨文化的全球性人民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在14年艰苦抗战中作出巨大牺牲,有效牵制日军主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战后国际秩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8月28日,《新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英文版)在希腊雅典发布,“浴火涅槃:文明与战争”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步举办,学者们围绕二战的全球性影响、中国的东方主战场作用以及中西历史经验展开深入讨论。与会者认为,二战不仅是一场军事较量,更是一场跨地域、跨文化的全球性人民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在14年艰苦抗战中作出巨大牺牲,有效牵制日军主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发挥了关键作用。与此同时,希腊等国的战时经历亦展现了在压倒性劣势下的勇气与韧性,并对战后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学者们认为,通过整合中西不同视角,更加真实全面地理解二战,既可以凸显各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牺牲与贡献,也可以为教育、文化交流提供新的启示。

    中国抗日战争开辟东方主战场

    塞尔维亚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伊沃娜·拉杰瓦茨 (Ivona Ladjevac)在发言时表示,二战是人类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事件,不仅是一场反对法西斯侵略与暴政的全球斗争,也孕育了国际团结与合作的精神。她强调,今天世界在面对新的冲突与不公时,更应铭记这一经验,坚持和平与正义,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拉杰瓦茨认为,虽然欧洲人普遍认为二战始于德国入侵波兰,但实际上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华侵略就已打响,中国的抗战比欧洲战场早了8年,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长达14年的中国抗战不仅是一场民族生存与解放的斗争,更是世界战争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牵制了大量日本军队,为盟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在东亚发挥了主战场的作用。中国人民凭借坚韧不屈的意志,守护了5000多年文明的延续。中国抗战的胜利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紧密相连。抗战还促进了国内外的团结,揭露了侵略暴行,凝聚了国际舆论,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刘作奎表示,近年来,历史修正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在国际学术界不断蔓延,严重扭曲了公众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理解。一些人甚至试图为侵略行为进行粉饰和辩护,这不仅伤害了受害国人民的感情,也破坏了战后国际秩序与和平。通过该书,我们希望进一步强化这样的共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全世界人民共同斗争的成果,中国战场与欧洲战场都作出了决定性贡献。坚决捍卫二战成果,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学者推动全球二战史认知

    美国佛蒙特大学历史系高级讲师安德鲁·布坎南(Andrew N. Buchanan)表示,《新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英文版)的出版展现了中国学者在推动二战史国际化研究中的积极作用。中国学术界率先提出将1931年九一八事变视为二战开端,这一观点正逐渐得到西方学术界的认可。他同时强调,二战并未在1945年全面结束,而是在亚洲、欧洲及殖民地世界以独立战争、社会革命和政治转型的形式延续,中国革命及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布坎南看来,二战的时间框架与性质仍有待深入探讨,而中国学者的广泛参与对于拓展全球视野至关重要。他呼吁突破长期以来的“民族史”“欧洲中心史”“美国中心史”局限,共同构建更加真实全面的全球二战史叙事。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历史学教授理查德·奥弗里(Richard Overy)表示,《新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英文版)的出版具有重要意义,它向国际学术界展现了中国学者对二战的认识,弥补了西方历史中长期忽视中国角色的空白。如果没有中国在东方战场的坚守,战争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太平洋战场的作战难度也将加大。

    奥弗里提到,这场战争包括了由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人民抵抗运动,而这一重要维度在西方叙事中常被忽略。该书有助于纠正对二战时间、范围和性质的误解,将中国的经历有效纳入全球二战叙事,从而提供更全面、平衡的历史视角。他希望英文版能在西方学术界获得广泛关注,让更多读者理解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和经验。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范继敏认为,长期以来,德国的二战史在书写中往往忽视中国抗战的角色与贡献。然而,近年越来越多的德国研究开始关注这一空白,以高度的道德关怀聚焦南京大屠杀等事件,逐步纠正了对中国战场的忽略。这一趋势显示,德国二战史书写一方面深植于对本国纳粹历史反思的道德语境,另一方面也日益重视非西方的战争经验,尝试突破以西方为中心的叙事。在全球史的研究框架下,中国抗日战争不仅是二战史研究的重要对象,更是跨文化记忆建构的关键内容,展现了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协作、共同抵抗法西斯侵略的宏大历史图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隗敏介绍,在西班牙内战期间,一批中国志愿者加入国际纵队,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反法西斯力量并肩作战。他们参与了马德里保卫战等关键战斗,同时在后勤、医疗、宣传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志愿者的行动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事业的支持,也强化了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运动的联系。西班牙内战中的中国志愿者事迹,丰富了国际纵队研究、拓展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史视角,并有助于重新审视二战全球叙事中中国的作用。这一历史案例表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真正的全球性人民战争,而中国人民早在民族解放尚未完成之时,就已主动参与其中,为构建更加完整、多元的二战全球史提供了重要视角。

    比较视角下的中西共同历史记忆

    希腊比雷埃夫斯大学国际与欧洲研究系教授阿萨纳西奥斯·普拉蒂亚斯(Athanassios G. Platias)认为,历史叙事在塑造民族与全球身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新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英文版)通过挑战长期以西方为中心的叙事,凸显了东方主战场的重要性。这一视角为全球理解二战提供了更真实的视野。同时,希腊的战争经历以及人民的积极抵抗,展示了勇气与韧性,为理解战时经历的复杂性和社会在胁迫下的韧性提供了宝贵启示。希腊的战略位置和抵抗行动不仅牵制了轴心国力量,也为盟军提供了关键情报,其战时经历深刻影响了战后的政治格局。

    在普拉蒂亚斯看来,通过整合各国的多元叙事,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更细致、富有同理心的二战全球记忆,彰显世界的相互关联性以及各国人民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这些努力并非旨在重写历史,而是为了丰富历史。借助历史话语,各国能够将自己视为共同人类故事的一部分,在日益相互关联的世界中加强相互尊重与理解。

    希腊雅典大学哲学与科学史系教授、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前主席斯泰利奥斯·维尔维达基斯(Stelios Virvidakis)表示,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更应当被纳入全球史的视野加以理解。他指出,只有通过比较的方式来看待历史,才能真正体会不同国家和民族在共同灾难中的遭遇与坚韧,从而以更加包容的目光实现相互理解。在他看来,历史并不仅仅是事件的罗列,更是对人类共同经验的思考。因此,如何在尊重事实的同时保持历史的客观性,是学术研究中必须不断追问的问题。他强调,唯有通过跨文化、跨学科的视角去理解二战,才能避免狭隘的叙事框架,让这段历史为当今世界的对话与和平提供启示。

    希腊雅典大学地缘政治学兼职讲师约安尼斯·科图拉斯(Ioannis Kotoulas)表示,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仅是二战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全球史的重要篇章。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就率先拉开了全面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序幕,中国的长期抗战在战略上分散了日本的力量,为盟军的胜利创造了条件。他指出,中国和希腊虽然地处东西方,但都在二战中深受被侵略之苦,这种共同的历史遭遇让两国在理解与记忆二战时有着天然的共鸣。更为重要的是,人类历史的互联性古已有之。自汉代与罗马帝国时期起,东西方的政治格局、民族迁徙与文明交流便相互交织,对彼此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科图拉斯强调,唯有将中国抗日战争纳入全球史的框架,才能全面理解二战的复杂性与深远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报驻雅典特派记者 杨雪

    来 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媒体编辑:张雨楠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d53a****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